1、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2、待笔起墨落,平仄交错,情思氤氲凉薄,化作雨,滴下,由点及面,一圈一圈的蔓延,放大,继而掀起一场如潮风波。
3、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4、我抚琴,我流泪,我细细平仄细细组词,却唱不进你明眸中那湾浅浅深情。
5、读古典诗,不顾内容,只注意平仄格律,与买椟还珠何异?
6、或软语侬侬,或粗狂嘹亮,又或平仄有力,在不经意间被人轻轻唱出,记忆似阀门大开倾涌而出,泪及目眶,隐忍而下。
7、俺一直没有搞明白平仄韵,所以只做古体打油,绝不触近体。
8、我开始还拧着心劲儿,想往下硬推,但是翻遍箧中印文,苦苦寻章摘句,却发现不是平仄不合,就是韵脚不对,只能一次次作罢。
9、此词平仄不尽合词谱,概不以词害意也。
10、更叫人钦佩的是,行文合辙押韵,平仄中规中矩,无深厚古典文学造诣,绝写不到如此程度。
11、你是否数过天上的星星荡着秋千想躲进它怀里,葡萄架下听风唱一只曲睡觉还赖着爷爷的摇椅,萤火虫闯进夏日的梦境湖水将月亮捧在手心,谁教我唱平仄的押韵银河流淌过唐宋元明清。
12、我把思念隐藏在记忆背后,怕风吹走。那些深一行浅一行的足迹,化为平平仄仄的诗句,划开曲折相连的路。
13、这首唐诗是按今音的平仄写的。
14、诚然,李院长编著的《弟子铭》不仅合辙押韵、平仄相谐,而且朗朗上口,清晰明了,青少年不用解释也可以明晰含义。
15、潇洒飘逸是中国字,更是中国人;平平仄仄是中国调,更是中国风;字正腔圆是中国话,更是中国魂!国际母语日,让我们说中国话,行中国风,扬中国魂!
16、辛词共用四十四个字,共用四个韵,其中两个仄声韵,两个平声韵,并且平仄。
17、午后的阳光是慵懒的。当有一炉香,一壶茶。竹摇椅的枕上,发有三五分乱,乱发的底下是泛黄的纸,泛黄的纸上是平平仄仄的句子。眼闭着,梦做着,人是醒的。凉了的茶喝了一半,水没续上。
18、诸如在平仄、押韵、古今读音等方面,特别是对“平水韵”和“新韵”的使用上更是观点各异。
19、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
20、五绝的四种格式的平仄具有二字音步、平仄交错、粘对联系、出仄对平和音步重音等五条规律可寻,并可以根据这五条规律推导出格律诗的十六种格式。
2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死亡就像是平仄和韵脚,把脏污的生修整成了一首诗。
22、通过频率统计整理出古体诗和律诗采用的平仄句型以及他们的数量。
23、在草香论坛和碧聊文学上都有文集的小俞表示,王老犯了他自己以前犯的毛病,平仄和押韵都错了。
24、如关于平仄韵的换押、衬字的添减、韵脚的变换,都有精心琢磨细心体验于其中,使其既摇曳多姿又不因辞害意。
25、这大概是“外”与“升”字的书体在行草之间极其的相似,特别是作者的名字不受平仄的限制,讹变也不易觉察出来。
26、平仄韵都不知道,还叫诗吗?你不懂律体,我这首诗用的是七绝仄起,后段入韵。
27、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韵仄中仄中平中仄韻仄平平句平仄仄韻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韻?几许风流。
28、但古典诗词,每首平仄韵不得通用,错用一韵就贻笑大方,而散曲可以平仄混押,大大解放了作者手脚,使诗歌的路数更为宽广。
29、不论五、七言句尾三字的平仄,不可形成“三平”或“三仄”。
30、拗体格对偶与正格相同,但句中平仄,不似正格之稳顺,即所谓拗句是也。
31、他突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三五言杂陈,平仄韵混压,将诗词曲融于一炉,近乎民间曲艺,故名“小唱”。
32、一接触作词才知道,这里面讲究韵脚、平仄,我不懂,临时求着人家借了一本《诗韵十三辙》,一晚上抄出来,全部背过,以后这方面就过关了。
33、一句肯定的句式加在橘子洲头的诗句里,加在岳麓书院的敬仰里,加在一条条横平竖直四通八达街道的平仄里,形成了长沙无法紧密联结不能割断的生存秘穴。
34、昨天冲到我的佳作里发表一通言论说我不懂平仄韵,是你吧?我还跟你解释半天我那首诗用的是七律仄起,后段入韵。
35、作诗不能为了迁就平仄而削足适履,硬凑一些不合适的字词。
36、本卷章节名调寄《破阵子》,胡拼乱凑,不分平仄。
37、香浅春无际,弦歌逶迤。平仄韵律,渐次清晰。唐僧不爱,怎知人间悲喜。那一季,花开荼蘼。
38、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
39、再则,古典诗词曲赋讲究韵律与平仄对仗,形成一种声律的节奏,铿锵有致,妙不可言。
40、那时十分重视学诗作对,要教给学生作五言诗和七言诗及律诗、对对子等,学有关声韵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平仄。
41、然而,为了让鹤歌在民间广泛传颂,曾几何时,一些填词人也逐步简化规则,不受平仄限制,没有律诗的固定格式,不讲究对偶,只保留了押韵。
42、每句话内部则注意词语平仄相间,听来觉得不仅掷地有声,而且富于感。
43、爱是什么?爱是茫茫人海中不期然的相遇,是万家灯火里那一扇开启的幽窗,是茂密森林里的那一树菩提。修行的路,不是挥舞剑花那般行云流水,而是像一首平仄的绝句,意境优美,起落有致。
44、我们举《登鹳雀楼》这首诗来说明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要求,此外五言绝句还有三种平仄格式,共四种格式。
45、或软语侬侬,或粗狂嘹亮,又或平仄有力,在不经意间被人轻轻唱出,记忆似阀门打开倾涌而出,泪及目眶,隐忍而下。
46、如以仄韵相押,则韵脚平仄亦随之变化。
47、所谓平平仄者,如鹤冲天后段第一、二句之“啼莺散”、“余花乱”是。
48、仝填平仄添新韵,一派诗潮处处扬。
49、所谓仄平平仄者,如感皇恩前段第二句之“数声钟定”,后段第二句之“不堪重省”,第四句之“绮窗依旧”是。
50、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
51、和他们的近体诗相比,竹枝词在韵脚的使用上比较严格,但在平仄和对仗上就比较自由,不受近体诗的束缚。
52、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
53、冷月凝霜,寒夜氤氲着悲凉的气息,波光滟滟闪动人生之韵,平平仄仄,尘世的起起落落,都将被黑夜吞噬,消亡。
54、人生如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55、牵一抹真诚,在那一枚清浅的平仄诗行里,独自清欢。
56、即使作者殚精竭思,有时也难免出现新造词语、割裂词汇、颠倒字序、改变成语、搭配不当、平仄不谐、对仗不工、失粘失对等现象。
57、一位身穿灰色半旧棉布长袍的教书先生左手里捏着一本厚厚的书,正摇头晃脑,一声三叠,平平仄仄地诵读,右手里握一把三尺有余的生铁戒尺,油光漆亮。
58、词最初是为乐曲配写的歌词,所以字数、句数、平仄都因曲调的要求比诗更加复杂。
59、你我之间如七律古诗,你挥笔定了首联,我得削砍了我的意志以求对仗你的平仄、意境,末了还要为你压韵。
60、指出,文中不拘平仄是一大解放,首句或第二句不押韵是第二大解放,平仄韵可以交错互押是第三大解放。
61、该文设计的程序可以十分方便地自动、准确分析律诗的平仄格律。
62、新编中学语文教材选了比较多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涉及到平仄、押韵等许多音韵学知识。
63、本文从勒脚歌的押韵规律、平仄规律以及艺术表现方法等来阐明它所具有、所体现的标本品格。
64、青春是一首诗,它蕴藏着起伏跌宕的世间变化,有着平仄、对仗格律、令人捉摸不透的韵律;
65、这一部分主要对店名的音节、平仄搭配、双声叠韵和叠音词进行分析。
66、对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联系的研究,其倾向性多为音律、平仄、歌辞等微观方面;
67、第四章着重分析了梁武帝诗歌的音律平仄情况。
68、除了农事,和乡村谁还有资格谈论春天春雨来与不来,毫不影响我们诗歌的平仄和韵脚。
69、从入律看,沈约诗歌入律句子比较元嘉诗人有所提高,沈约更加注重平仄搭配,更多摆脱古诗的束缚。
70、首先,从诗歌传统的节奏入手,分析了音律、用韵、平仄等因素对声音和意义在诗中结合的影响;
71、看古丽·斯坦的画,直如在读一首首骈俪排偶、顿挫平仄的小诗,朗朗上口,能够读出节奏和音韵。
72、古汉语的平仄、韵脚在译文中荡然无存,东方韵律之美的丢失,无疑成为一种难以挽回的缺憾。
73、探出寒噤的脸,大胆张望平仄的大地。
74、使汉字的平仄、音调有规律或者周期性地进行变化,从而造成音韵上的和谐优美,达到音乐美的效果。
75、由于一些字和词的写法相近,懂日文还是有些帮助的,但是在中文的发音特别是平仄四声方面,我的日文基础却一点不灵。
76、平仄是律诗格律要求的重要因素。
77、语音上,食品、药品广告语言呈现出音节匀称、平仄协调、音韵和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