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罢彤廷便乞还,不教名字落人间。
小团龙凤春前雨,罨画楼台水面山。
文彩传来多似舅,功名老去只如闲。
洞庭东望无多路,楚颂亭成有旧颜。
送吴大章还宜兴(编修克温父)。明代。王鏊。试罢彤廷便乞还,不教名字落人间。小团龙凤春前雨,罨画楼台水面山。文彩传来多似舅,功名老去只如闲。洞庭东望无多路,楚颂亭成有旧颜。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 其七。清代。周凯。蔡生才调解吟诗,惜别匆匆系别思。学行要遵先辈录,科名须及少年时。东山温饱非初志,北海疏狂惜大儿。但祝秋高鬐鬣壮,龙门烧尾顺风吹。
贺鹤林吴尚书赴召除隆兴。宋代。宋伯仁。鸾翔芝检下溪堂,醉梦惊回午正凉。宠报帝俞催宰相,且将州绂召文昌。苹花襟袖宫花近,诗草帘栊谏草香。大化一新多吉士,卷阿历历告成王。
宿吴匡山破寺。唐代。皎然。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题杨坟。宋代。张伯淳。为求閒旷访云林,触目□□都上心。涧水似鸣千古恨,墓门空锁一庭阴。穹碑短碣摩挲久,旧草寒烟感慨深。青眼主人山共碧,杖藜何日重登临。
赠蒙城令方先生渊还淳安。明代。徐贯。引年便欲拂尘衣,促驾都门赋式微。故里遥知三径在,清时今见一人归。频过石硖寻书院,閒到严滩上钓矶。龟鹤山前春正好,满川花柳映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