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忽云端,山行处处欢。晚凉岩际宿,秋色月中看。
缓步多幽壑,清声即近滩。苍阶疑露湿,瀑水堕空寒。
宿东林寺 其二。明代。李舜臣。山寺忽云端,山行处处欢。晚凉岩际宿,秋色月中看。缓步多幽壑,清声即近滩。苍阶疑露湿,瀑水堕空寒。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蒿花。清代。陈恭尹。忧世庄生目,于蔬亦有蒿。入厨充野蔌,登俎让溪毛。软滑人争尚,芳辛众每饕。莼丝堪并驾,蒌笋或同曹。养胃功殊大,驱痰效可掺。理畦犹画井,疏洫渐成濠。隔岁勤锄锸,先时举桔槔。散根临雪候,聚族冒寒皋。葱茜超群卉,肥硗擅土膏。卷芽朝挺箭,丛翠暮生涛。市价初终别,村佣往返挑。贵时争尺寸,贱日委沟壕。晚节诚无味,其花也自豪。千茎击蕾密,单瓣着心牢。众幅为轮小,中权筑垒高。嫩茸深结蕊,青萼细含毫。摇落能经久,离披尚桀骜。只应从物化,终不被风挠。追往颐犹朵,于今首重搔。坐观形色巧,真觉化工劳。莺谷翎谁剪,蚕筐茧待缫。深浓如匠染,浅淡受霜鏖。倚凤簪云鬓,攀龙上御袍。无香辞蛱蝶,有苦远蛴螬。竟亩黄相镞,经春子可櫜。作金曾布佛,似菊欲依陶。不遇高人赏,将同荼蓼蓐。折归亲几砚,把玩对醇醪。萎绝知何许,怡情信所遭。千言劳共赋,一字更承褒。薇蕨还登雅,萧兰并入骚。曾开蒋生径,况恸孝元号。题咏终无及,纤微乃自叨。词锋侔剑戟,文战列旌旄。嗜险穷幽眇,抽薪极汰淘。宁甘名嚼蜡,不肯事餔糟。戛戛敲群玉,锵锵奏八璈。只缘花不俗,遂觉懒难逃。周道伤离黍,中园感有桃。诗人工比物,聊以代心忉。
观月扬千寺门。宋代。李弥逊。背山灵利两松间,待月松前觌面山。云去月低松影落,倚天唯有碧回环。
送无锡主簿王庾。宋代。宋祁。莫叹东南远,须荣试吏才。客从梁苑至,家侍太邱来。木脱洲程迥,风长橹意催。蝉知疁稻熟,鰌记海潮回。讼知间乡犴,糖螯佐寿杯。牛刀宜自爱,无及武城咍。
短歌行。明代。王夫之。临觞不辞,当歌不悲。明月迟空,天汉离离。南有玉衡,北有营室。明明两间,达者自逸。鸿雁惊霜,飞必有乡。鴳雀栖迟,东西回翔。登山善疑,临水善忆。古人有心,千秋不测。东望碣石,大海环之。横波施楫,谁能代持。陈馀绝交,冯衍悲老。佩玦千金,轻丧其宝。剖臆出心,与天而游。回风在御,何用繁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