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新晴,今朝花更明。下阶看鹿迹,倚树辨禽声。
袖为移兰湿,襟缘爱竹清。荒居春较可,况复托归情。
庭中。明代。李舜臣。昨夜雨新晴,今朝花更明。下阶看鹿迹,倚树辨禽声。袖为移兰湿,襟缘爱竹清。荒居春较可,况复托归情。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答胡梅所菊节有怀 其一。明代。林弼。秋怀耿耿雁能知,节物匆匆菊较迟。袖里空存三礼赋,尊前莫咏四愁诗。及时聊复成欢笑,感事多应入梦思。为问空湖山下叟,把萸此日共伊谁。
先云洲访予於万玉归而寄诗因用其韵。宋代。释文珦。晓行竺山心,草露濡衣襟。稽留虽在眼,谢客难重寻。灵木逾千龄,斤斧日见侵。侵伐残未已,使我老气瘖。雅乐寝不作,满耳侏离淫。野性羞雷同,自为梁父吟。疵贱苦无力,安能变夷音。畏涂不可行,林下甘陆沈。世道已如此,怀抱那易禁。独爱古桂林,岁晚犹森森。此桂亦未保,慨叹良又深。
春雪。元代。舒頔。片片沾芳草,纷纷杂落花。篱寒春雀阵,檐冻午蜂衙。云密深藏树,溪浑不见沙。小窗风力恶,呼婢莫烹茶。
次玉山分题韵四首 其一。元代。郯韶。频年种豆绕幽居,深巷萧条意不如。日晏炊烟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阶除。清时自分耽诗癖,白昼休嫌生事疏。祇忆桃源种桃者,秋江多致鲤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