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
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
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
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
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
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
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
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题九华山。唐代。谭铢。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席前。况值春正浓,气色无不全。或如碧玉静,或似青霭鲜。或接白云堆,或映红霞天。呈姿既不一,变态何啻千。巍峨本无动,崇峻性岂偏。外景自隐隐,潜虚固幽玄。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色与山异性,性并山亦然。境变山不动,性存形自迁。自迁不阻俗,自定不失贤。浮华与朱紫,安可迷心田。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谭铢。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从崇山向越常。唐代。沈佺期。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沉沉。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
过阴山和人韵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羸马阴山道,悠然远思寥。青峦云霭霭,黄叶雨萧萧。未可行周礼,谁能和舜韶。嗟吾浮海粟,何碍八风飘。
浣溪沙 秋闺。明代。沈宜修。新月桐帘影上钩。露寒庭院一天秋。金风飒飒夜悠悠。砧杵带愁敲远梦,雁声衔恨落高楼。碧云流断暮江幽。
和孙尉登空翠堂鼓琴酌茗有怀怜令二首。宋代。虞俦。楼畔晴岚翠拂空,天教我辈一尊同。只愁杨柳归来绿,却叹桃花去后红。春事又还觞咏里,人生正堕别离中。不堪搔首东南望,独立惊风叹断鸿。
荣华不藉,富贵不恋。妻男任交生怨。万事俱忘,一志十分修练。心意常清常静,觉壶中、天开地展。堪赏玩,见龙蟠虎绕,坎离宫殿。或变婴娇女姹,向明堂,便把悲翠帘卷。祥瑞中间,认得本来头面。手擎金丹大药,显无为、功成九转。神光灿,便跨鸾,奔赴琼宴。
满庭芳 赠姚元明。金朝。马钰。荣华不藉,富贵不恋。妻男任交生怨。万事俱忘,一志十分修练。心意常清常静,觉壶中、天开地展。堪赏玩,见龙蟠虎绕,坎离宫殿。或变婴娇女姹,向明堂,便把悲翠帘卷。祥瑞中间,认得本来头面。手擎金丹大药,显无为、功成九转。神光灿,便跨鸾,奔赴琼宴。
和泾川公纳凉以五平属上去入声作三诗 其一。明代。顾璘。烦心如枯鱼,展转想斗水。凉飙从西来,猛雨爽我耳。初临前轩看,返洒已满几。青松披鲜云,野景晚转美。庭花瑶簪长,韡韡拟缟李。谁怀逢秋悲,且展解暑喜。泾川神仙才,匪与朽腐比。新辞敷烟霞,缥缈起短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