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连诗语已通神,玉板霜毫不厌珍。
老我簿书安用此,自应回施与青春。
送纸笔与何庆远。宋代。杨炎正。阿连诗语已通神,玉板霜毫不厌珍。老我簿书安用此,自应回施与青春。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杨炎正。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湖上即事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一派笙歌拥大堤,春风携酒画桥西。回镳竞挽青丝骑,苏小门前柳色齐。
青玉案。宋代。曹组。田园有计归须早。在家纵贫亦好。南来北去何日了。光阴送尽,可怜青鬓,暗逐流年老。寂寥孤馆残灯照。乡思惊时梦初觉。落月苍苍关河晓。一声鸡唱,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
过白衣庄。宋代。黄公度。草树天边碧,溪流雨外浑。仆夫经燕岫,筋力尽龙门。斜日当幽径,轻风度晚村。築场茅屋底,约{上四下各}似东屯。
喜迁莺。清代。陆求可。来时路,别时人。记起便伤神。长亭一望一回新。桃李十分春。舞袖闲,歌喉冷。情共水流无尽。萧萧孤馆隔平津。踏遍化衣尘。
归自临川途中感物遇事得八绝句寄秀美 其三。宋代。欧阳澈。廉纤小雨破炎蒸,马上襟怀顿觉清。暂解征鞍访村叟,一瓯春露醒馀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