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锡在荆楚,杜门无往还。
潮声到孤寺,月色遍前山。
一雁惊幽思,西风惨病颜。
何当重携手,高步白云间。
秋寄江上吟僧。宋代。寇准。挂锡在荆楚,杜门无往还。潮声到孤寺,月色遍前山。一雁惊幽思,西风惨病颜。何当重携手,高步白云间。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延月轩。明代。边贡。松上有海鹤,松下有泉石。轩中几格明,轩外狐兔迹。延览兴遐情,半窗山月白。
黯淡滩。清代。顾嗣立。瘦日摇晶光,险风吹沆瀣。舟行黯淡滩,顿觉宇宙隘。轩然大波来,巍峨拥山砦。横从互舂撞,白浪喧百派。初如战锋交,万马脱营寨。欻若刀枪陈,奔窜格斗败。恨无据水飞,那得裂眦哙。仰恐天柱折,俯愁地轴坏。伊余偶过此,杯水中一芥。惊雷震耳根,飞沫湿衣衩。蜷局寄篷窗,吁嗟甚矣惫。半生历险艰,心绪恬不怪。富贵实浮云,惟欠诗酒债。畏途渐坦夷,手足去蜂虿。饱啖荔支鲜,南行聊一快。
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清代。刘鹗。关南九月草凄凄,又见征人扈跸归。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徬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犹幸诸公同笑语,归来茅店谩鸡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