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寒食内宴二首 其二。唐代。张籍。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馀欢。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綵花廊下映华栏。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草有雁来红者又名老来红戏题。明代。陈子升。咄咄欲书空,低徊视草丛。白头吟莫苦,当是老来红。
还家二绝 其二。宋代。赵蕃。竹因易叶听风吹,入屋穿窗纵所之。我亦闭斋愆扫溉,渠因投隙遂纷披。
别同学诸君。清代。袁佑。依依花下酒,忽复泣沾巾。久客怀乡土,将归恋故人。雪霜千里道,贫贱一生身。此去黄河岸,愁看旧钓纶。
青山白云图。元代。成廷圭。溪上长松已合围,草堂无事客来稀。湿云生满东山路,日暮野樵何处归。
铁拄杖,并叙。宋代。苏轼。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节。忽闻铿然爪甲声,四坐惊顾知是铁。含簧腹中细泉语,迸火石上飞星裂。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闽王饷吴越。不知流落几人手,坐看变灭如春雪。忽然赠我意安在,两脚未许甘衰歇。便寻辙迹访崆峒,径度洞庭探禹穴。披榛觅药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蝎。会教化作两钱锥,归来见公未华发。问我铁君无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说。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八 说剑。明代。郭之奇。漆园宁剑士,肯为千金使。偶资鹏翼怒,或因蝴梦喜。蓬突垂曼胡,短后殊衣履。遂因太子先,一探时君旨。自言臣所能,十步一人靡。千里不留行,后发而先抵。复言臣剑三,先言而后拟。天子及诸侯,锋锷分遥迩。远则四夷包,近亦四封止。若无庶人剑,瞋目亡首趾。纷纷若斗鸡,一旦命绝矣。纵使百鸡存,强秦方虎视。浩浩长平坑,三千同一垒。此时王听毕,脱剑谢庄子。三月闭宫门,剑客俱惭死。庄子复儒冠,赵国犹延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