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
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题凿石山僧院。唐代。罗隐。日夜潮声送是非,一回登眺一忘机。怜师好事无人见,不把兰芽染褐衣。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罗隐。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夏日漫书。元代。黄溍。枕上初残柏子香,鸟声帘外已斜阳。碧山过雨晴逾好,绿树无风晚自凉。芳岁背人成荏苒,好诗和梦落苍茫。羊求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
灵台诗。两汉。班固。乃经灵台。灵台既崇。帝勤时登。爰考休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百谷蓁蓁。庶草蕃庑。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尘土黄 笺。宋代。刘次庄。春台女儿似红玉,曾奉当筵柘枝曲。舞成早自得痴名,更傍春风情不足。客携黄金欲有赠,多在邻家赌双陆。近从新官作颜面,祇得低心随所欲。自知久去非所安,夜半东门车特碌。秀阙芙蓉潭畔起,每向波间得双鲤。水流却上大应难,惟有孤怀似潭水。一骑翩翩锦臂鞲,红罗百丈作缠头。为言闻得琵琶怨,当门下马欲登楼。莫登楼,君马骇。无限朱帘薰好香,城北城南无一瞬。
冬日感怀三首 其二。清代。陈鹏年。清时稽古独优崇,诏许诸儒集禁中。花发上林春窈窕,雪晴阿阁日曈昽。直庐夜检青藜照,讲幄朝呈《白虎通》。痛定湘累惭报国,皂囊无补但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