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
深知无得丧,久已罢经营。
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懒,伏腊任躬耕。
除夜。宋代。苏辙。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深知无得丧,久已罢经营。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何年遂疏懒,伏腊任躬耕。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寿夏廷赞行人母八帙有三。明代。朱诚泳。春江雨过春波绿,银瓮香生春酒熟。肥鱼鲜笋杂初筵,一派笙歌沸华屋。江南名郡说高邮,清门积德如山邱。有美来嫔馀八十,翟冠霞帔心忘忧。高堂坐拥红氍毹,掌上看成明月珠。当年慈训动人耳,手和熊胆劳勤渠。凤雏早上青云程,淋漓御墨亲题名。行人远使传天语,四牡騑騑玉节荣。一函赉赐来西土,文采威仪快人睹。春风便道归故乡,昼锦优游轻负弩。綵衣正及杏花天,称觞起舞庭阶前。世间瀛岛是仙宅,阿母来降三千年。
别段生。唐代。张籍。与子骨肉亲,愿言长相随。况离父母傍,从我学书诗。同在道路间,讲论亦未亏。为文于我前,日夕生光仪。行役多疾疚,赖此相扶持。贫贱事难拘,今日有别离。我去秦城中,子留汴水湄。离情两飘断,不异风中丝。幼年独为客,举动难得宜。努力自修励,常如见我时。送我登山冈,再拜问还期。还期在新年,勿怨欢会迟。
日日。清代。张裕钊。日日庭前数暮鸦,年年江上听秋笳。山风落后时过寺,篱菊开时最忆家。果熟欢声喧鸟雀,香残烟篆袅龙蛇。曲肱一觉藤床上,梦去樊溪挥钓车。
病起将朝寄卢宗尹。明代。顾清。思君不可见,我病君忽来。相逢执手间,未药心已开。刀圭入我口,晴风扫阴霾。病发不我会,君来岂予媒。乃知平生交,冥契神所该。清秋肺气苏,栉发临花台。行当跨鞍出,呜佩朝蓬莱。却寻广成子,一笑空同回。作诗先报君,此报非瑶瑰。
人不易知。唐代。郑昉。如面诚非一,深心岂易知。入秦书十上,投楚岁三移。和玉翻为泣,齐竽或滥吹。周行虽有寘,殷鉴在前规。寅亮推多士,清通固赏奇。病诸方号哲,敢相反成疵。冬日承馀爱,霜云喜暂披。无令见瞻后,回照复云疲。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 其七 潭西拜石。清代。郑孝胥。龙潭龙已去,惟见石嶕峣。为龙长写照,夭矫欲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