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存外习即藏脩,夙寤晨兴此息游。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于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曾晰风雩咏不休。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题南叔兄藏脩阁息游观。宋代。魏了翁。中存外习即藏脩,夙寤晨兴此息游。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于求。颜渊陋巷乐何事,曾晰风雩咏不休。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浣溪沙 次前韵。元代。刘敏中。世事恒河水内沙。乾忙谁遣强离家。如今老也不矜夸。检得闲书能引睡,暖来薄酒胜煎茶。一江风月四时花。
简陈伯严吏部次门存韵。清代。吴保初。扫辙深居日闭门,栖鸦流水傍江村。寥天已惜鹓鸾逝,危幕徒憎燕雀喧。荐士旷怀六一老,投诗长吊汨罗魂。萧条委巷难旋马,多感元龙枉过存。
夏日即事。明代。刘珝。紫禁沈沈清昼永,天上蓬瀛隔尘境。春风披拂万年枝,玉砌葵花倾日影。九重勤政念群臣,亲见恩波出内频。綵缕五文颁焕烂,朱樱万颗赐圆匀。荷开太液香迎辂,几点閒鸥纡圣顾。词林拟献清暑歌,尚方又进金茎露。小臣饱食荷恩光,正忆锄禾农父忙。田间翘首望霖雨,愿借天瓢洒万方。
鲸海波平。明代。黄衷。远舶乘南岛,方夷犯国程。天王正神圣,廉使且忠贞。走檄馀艎集,挥戈落日明。射波鱼眼暗,冲雾蜃楼倾。肯以黄犀贵,仍知白雉轻。无劳揭铜柱,所庆答苍生。
赠朱伯原。宋代。杨杰。张籍心不盲,何为盲于目。伯原道不病,今也病在足。及第二十年,未识太仓粟。乐圃德义重,可敌万钟禄。世味觉幻梦,老把华严读。九会发渊微,赞文焕珠玉。洞庭秋月澄,吴门春草绿。香海泛虚舟,不慑鱼龙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