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更草北山文,归去开关扫白云。
兴未尽时仍重访,我非辟世可同群。
次韵李彭州访山居三绝。宋代。魏了翁。不须更草北山文,归去开关扫白云。兴未尽时仍重访,我非辟世可同群。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山中吟七首 其三。宋代。毛珝。山中夜读书,山鬼来相试。隔窗问疑难,颇及尧舜事。予非卯金人,安能动星纬。划然一推窗,馀音入空翠。
驻节亭饯高泉。明代。杨慎。万死投荒七十春,幸逢桑梓话情亲。士师柳下难称枉,渔父芦中易怆神。往事悠悠如捕影,馀生落落且同尘。浊醪妙理天之禄,好醉樽前掌上身。
句。清代。湛道山。一奁碧玉烟开晓,十里红云风作秋。想得东篱黄已遍,到家及取未凋零。含雨数峰分水墨,著霜千树半丹青。
杂诗四十首 其十一。明代。刘基。空庭生夕阴,高阁留返照。归鸦集纷纷,栖雀鸣噭噭。冥思观群物,肆目展遐眺。草树蔚参差,云霞相辉耀。慷慨商山心,想像苏门啸。大鹏抟扶摇,斥鴳翳蓬藋。悠悠共沦汨,溃溃堪一笑。
红梅次韵二首 其二。清代。徐炳。亭亭绛雪倚东风,杏苑春回路未通。人在罗浮山下住,满天丝雨渲轻红。
题吴絅斋曾徯黯然吟草后。清代。吴希鄂。锦屏春去冷羊车,缘订三生愿竟赊。酒后乡愁击江浒,镜中人面遽天涯。吴山自昔生红豆,湘水无情怨落花。好语离亭烟树影,莫将幽恨漫萦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