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
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
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
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
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
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
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
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
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
明朝拨初度,万象好颜色。
李参政生日二首。宋代。魏了翁。湖浅霜雁寒,天高老龙蛰。悠悠瀛海间,时运递消息。黄钟一龠回,槁瘁亦敷泽。茹茅趣连征,墐户同一辟。向来屯阴地,有果终不食。存之乃天意,斯道古根极。公论无消磨,物情自喧寂。喧寂安足计,秋云卷无迹。请公护景光,春事勤种植。明朝拨初度,万象好颜色。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乐神辞三章 其二。明代。释函可。儿孙为田兮魂魄为粮,神年丰兮国为良。银者白兮金者黄,以赎命兮身面光,一人安居兮保边疆。
腊月回杭州次龚孝廉送梓材诗韵留别东阳诸君 其三。清代。许传霈。春秋佳日里,待我有情天。桃柳楼台闹,芙蕖雨露圆。教人传木铎,策我藉蒲鞭。如是芳邻结,何须买万钱。
时伺病隙完未完之图而楼阁无缘仅规规然于侨。宋代。王履。才非顾恺流,那敢建曾楼。不贵元君赏,宁分立本羞。小窗嫌送目,低宇禁抬头。幸与毛元锐,时时过白州。
南华寺五首 其四。宋代。李昴英。未参五祖已开山,合下全身此地安。不是香烟忘故里,衣留孔道要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