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
岁人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
妖氛自逐灵旂卷,瑞谷常登御廪蕃。
晓日破红浮门栱,夕云凝紫护周垣。
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天马应歌来伏卫,岳祗聊职听朝昏。
传闻词客新吟苦,玉案缠承上帝恩。
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宋代。王珪。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岁人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妖氛自逐灵旂卷,瑞谷常登御廪蕃。晓日破红浮门栱,夕云凝紫护周垣。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天马应歌来伏卫,岳祗聊职听朝昏。传闻词客新吟苦,玉案缠承上帝恩。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东馆楼。宋代。钱协。帘影隔朝暾,云低昼尚昏。山形分歙翠,溪色到江浑。日尽天垂幕,歌馀酒满尊。栏干不堪倚,归思断乡魂。
送僧中孚南归。唐代。谭用之。琵琶峡口月溪边,玉乳头佗忆旧川。一锡冷涵兰径路,片帆香挂橘洲烟。苔封石锦栖霞室,水迸衣珠喷玉蝉。莫道翩翩去如梦,本来吟鸟在林泉。
陈子砺七十寿。清代。曾习经。江水东流西上鱼,孤情一往果何如。十年以长惟兄事,万里相望念友须。田里征题馀杂兴,遗民著录早成书。愿从扶杖观元化,仰首星辰近帝车。
别陈霆。宋代。李昴英。政喜论文子遽归,扶胥之口访韩碑。吟篇佳处南游得,行李轻如始至时。石友秉心终可托,铁翁具眼远相期。勉旃办取兰闱捷,四六供官且放迟。
春郊。清代。秦武域。春色怜羁思,芳郊望欲迷。草连村向背,泉束路东西。映柳围莺坐,飞花散马蹄。为寻酒家去,买醉好留题。
送曾则通扶榇归江右。明代。卢若腾。君昔侍吾师,宦游入闽甸;吾师蒙难时,举家危悬线。君年未及壮,飘泊经百鍊;岛栖十七载,苦泪挥霜霰。谈尽岛中心,识尽岛中面;人面皆如昨,人心半迁变。经权惟所适,忠孝从其便;况有佳题目,救民息争战。天地瘖无声,是非任颠眩;游子孤所望,决计归乡县。吾师忠义骨,一纪羁浅竁;于今遂首邱,远道将裧輤。远道风景殊,腥臊币地遍;死者而有知,岂忍须臾见。君应体此志,去同离弦箭;贞操众所钦,孝思谁能先。我本狂戆人,多招流俗谴;声气托君家,两世相慕恋。忽忽忽别去,值我贫病荐;无金馈君赆,无酒饮君饯。赠君贫者言,言言心血溅;行矣尚勉旃,勿以规为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