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居谢世事,浩荡如孤云。生计委梦幻,焉能履纷纷。
上人远来过,高谈纾所闻。天上曼陀华,吾知悦清芬。
至理有神仙,会为贝多文。法力浩无边,谅能抗三军。
鼎新布金地,檀施咸欣欣。翩然揖归袂,吾固殊其群。
浮杯渡天堑,归路稽山垠。昨夜一尺雪,佳气生锄耘。
拥毳可待饱,尚应事高薰。后会复何时,相望此江濆。
吾已与心约,行当宅榆枌。他年白莲会,何惭张隐君。
送智印师还会稽。宋代。沈辽。穷居谢世事,浩荡如孤云。生计委梦幻,焉能履纷纷。上人远来过,高谈纾所闻。天上曼陀华,吾知悦清芬。至理有神仙,会为贝多文。法力浩无边,谅能抗三军。鼎新布金地,檀施咸欣欣。翩然揖归袂,吾固殊其群。浮杯渡天堑,归路稽山垠。昨夜一尺雪,佳气生锄耘。拥毳可待饱,尚应事高薰。后会复何时,相望此江濆。吾已与心约,行当宅榆枌。他年白莲会,何惭张隐君。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沈辽。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 其四。明代。陶宗仪。老来岁月去堂堂,夙佩君恩不敢忘。炎汉辞官容广受,圣朝立极过轩唐。秫田春雨租牛种,茗盌凉风对鹤尝。清兴有时吟不了,天边罗立九山苍。
尤母金孺人七十寿。清代。戴亨。源泉澄幽深,浑浑流清白。巨岩蟠洪柯,亭亭茂松柏。缅彼尤子母,平生抱奇节。生子能文章,幽光讵磨灭。七十寿小春,寄言心素折。淑质育名门,懿行践贤迹。妇德钦夙成,于归卜尤吉。浙东联北平,门楣缡远结。舅时副总戎,桓桓列棨戟。族盛家政繁,坐理无纷剧。先意承朝昏,器使良楛别。舅曰妇贤能,母心愈凛慄。盛衰多倚伏,卓识超巾帼。相夫终明经,高蹈乐泉石。愿偕冀缺妻,韬光馌阡陌。所天遽不禄,素志增呜咽。痛欲随九京,肝肠免碎裂。顾兹柩下儿,大义难决绝。习苦励熊丸,画荻寸阴惜。阀阅惧衰谢,督责心转迫。齑粥潜辛酸,寒灯照孤孑。坚此铁石心,冀子成名切。孟仁激母教,感痛奋自策。精理研纤微,摛毫祛诡谲。忆昨战秋闱,立可彰母烈。风翮碍九霄,霜蹄偶一蹶。造物位杰士,不拘寻常格。学使采笃行,排众独超擢。行当荐九重,功业难意决。有子既不群,足以慰畴昔。况母寿无期,甘脆陈瓜瓞。积厚自流光,谁曰非母泽。
零露下长洲。云翻海倒流。素娥深、不到西楼。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
城外土馒头。人能饮恨不。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糖多令(龙洲曲已八九和,复为中斋勉强夜和,中有数语,醉枕忘之)。宋代。刘辰翁。零露下长洲。云翻海倒流。素娥深、不到西楼。忽觉断潮归去也,饮不尽、一轮秋。城外土馒头。人能饮恨不。古人不见使吾愁。莫有横江孤鹤过,来伴我、醉中游。
金丹诗四十八首。宋代。张继先。忍辱多多日苦辛,闭门又被鬼偷精。不知牢锁丹田固,争奈魂狂紫府倾。阳气旋衰难保寿,阴邪浸长易消兵。劝君火急寻师去,莫为冤魔破道情。
齐天乐 秋雨沈沈,游山滞约,作此以柬淙云。清代。丁翼。泄云一片筛寒雨,虚帏凉意微逗。彩扇销香,碧罗淹泪,恰似去年消瘦。玲珑窗牖。只孤影相怜,更谁携手。一桁帘垂,暗灯花结小红豆。匡床清梦易觉,听声声点点,乱捎鸳甃。钿砌蛩寒,画廊蕉碎,并作一宵僝僽。双眉青斗。怪几日、西风替侬吹皱。试把圆冰,病容憔悴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