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避吴宫火,千年楚屋春。
翅迎风雨健,声入户庭频。
掠水过长渚,衍虫落覆尘。
休将汉皇后,故故比轻身。
燕。宋代。梅尧臣。一避吴宫火,千年楚屋春。翅迎风雨健,声入户庭频。掠水过长渚,衍虫落覆尘。休将汉皇后,故故比轻身。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津门诗钞辑成题以长句 其二。清代。梅成栋。敢云此卷少遗珠,闻见非多愧小儒。略为诗人传梗概,忍令古本尽荒芜。海滨耆宿伤存殁,沽上风流半有无。漫道渔洋常感旧,词坛振臂望同扶。
别后再赠德涵。明代。王廷相。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桃叶渡。明代。卢龙云。桃叶知何处,犹传旧渡名。休论千古恨,且喜四难并。婀娜江花媚,留连夜月生。何言不用楫,满听棹歌声。
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宋代。赵长卿。湖光乘雨碧连天。绕堤映、草色芊芊。舞风杨柳欲撕绵。依依起翠烟还是春风客路,对花时、空负婵娟。暮寒楼阁碧云间。罗袖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