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
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
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
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与诸友普明院亭纳凉分题。宋代。梅尧臣。岸帻清凉地,翛然乐未穷。竹阴过晚雨,林表见残虹。花影平波上,经声小坞东。还思醉吟者,宁与此时同。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春日写怀 其二。明代。陈献章。一觞复一曲,不觉夕阳残。好景我只醉,春风人未閒。青红今满路,风日未登山。何如海中鸟,鼓翅蓬莱间。
题丁乐道分翠轩。宋代。廖刚。十亩清阴隔短墙,幽香端许借馀光。脩篁戛玉乱垂影,佳木屯云巧著行。隐几助成春草梦,卷帘饶占比窗凉。谁知靖节心源冷,独眄庭柯兴味长。
晓发上高。宋代。阮阅。城外斜溪踏水过,不沿危磴却扪萝。明朝又入宜春去,想近湖湘山更多。
罗衫满袖,尽是忆伊泪。残妆粉,余香被。手把金尊酒,未饮先如醉。但向道,厌厌成病皆因你。
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红笺著意写,不尽相思意。为个甚,相思只在心儿里。
千秋岁。宋代。欧阳修。罗衫满袖,尽是忆伊泪。残妆粉,余香被。手把金尊酒,未饮先如醉。但向道,厌厌成病皆因你。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红笺著意写,不尽相思意。为个甚,相思只在心儿里。
感春杂咏八首 其三。清代。姚鼐。夜闻子规啼,朝看春已晚。圜天高九重,谁令互激转。北陆既藏凌,西宅复寅饯。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
长安路。还是燕乳莺娇,度帘迁树。层楼十二阑干,绣帘半卷,相思处处。漫凭伫。因念彩云初到,琐窗琼户。梨花犹却春寒,翠羞粉怨,尊前解语。空有章台烟柳,瘦纤仍似,宫腰飞舞。憔悴暗觉文园,双鬓非故。闲拈断叶,重托殷勤句。频回首、河桥素约,津亭归步。恨逐芳尘去。眩醉眼尽,游丝乱绪。肠结愁千缕。深院静,东风落红如雨。画屏梦绕,一篝香絮。
瑞龙吟·长安路。宋代。陈允平。长安路。还是燕乳莺娇,度帘迁树。层楼十二阑干,绣帘半卷,相思处处。漫凭伫。因念彩云初到,琐窗琼户。梨花犹却春寒,翠羞粉怨,尊前解语。空有章台烟柳,瘦纤仍似,宫腰飞舞。憔悴暗觉文园,双鬓非故。闲拈断叶,重托殷勤句。频回首、河桥素约,津亭归步。恨逐芳尘去。眩醉眼尽,游丝乱绪。肠结愁千缕。深院静,东风落红如雨。画屏梦绕,一篝香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