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水苍玉,月拕潭面冰。
万里绝瑕玷,百文已澄凝。
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
借问九州内,岂无阴云兴。
缅怀去年秋,是夜客广陵。
太守欧阳公,预邀三四朋。
乃值连连雨,共饮陈华灯。
既醉公有咏,属和予未能。
强赋石屏物,固惭无所称。
今来宛溪上,柳以故岁徵。
昌明正若此,霢霂且何曾。
美景信难并,康乐语足凭。
八月十五夜有怀。宋代。梅尧臣。天为水苍玉,月拕潭面冰。万里绝瑕玷,百文已澄凝。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借问九州内,岂无阴云兴。缅怀去年秋,是夜客广陵。太守欧阳公,预邀三四朋。乃值连连雨,共饮陈华灯。既醉公有咏,属和予未能。强赋石屏物,固惭无所称。今来宛溪上,柳以故岁徵。昌明正若此,霢霂且何曾。美景信难并,康乐语足凭。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重葺山居十绝 其八。明代。郭之奇。卑栖已足蔽图书,展帙朝朝幸有馀。千载相关何许事,百年如寄此谁居。
过刘美中新居。宋代。王庭圭。乱碧峰头水拍堤,白沙寒竹净柴扉。晨光破雾千山出,绝壁盘云一雁飞。窗外烟霞舒锦绮,坐中谈笑落珠玑。江边野老逢人说,待看追锋入翠微。
踏莎行。明代。汪洋。梨梦凝愁,柳烟待语,春痕依旧无寻处。踏青生怕见扬花,因循总误繁华侣。树引晴风,波围翠屿,舟声桨影游人聚。斜阳辞客复迟迟,明朝说有深深雨。
题马姬湘兰所画兰竹卷。明代。王醇。寒映秋芳数枝玉,冰绡宛是湘江曲。能使湘灵怆别魂,瑶瑟泠泠怨秋绿。霓裳奔月留难住,锦衾红烛生愁绪。墨花化作秦淮云,犹向妆楼日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