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汤渍酒重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
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奉别尧夫先生承见留数刻渍梅酒磨沈水饮别聊。宋代。李中师。磨汤渍酒重分携,景霁风和二月时。莫忘天津别君处,黄梅庭下半离披。
(1015—1075)宋开封人,字君锡。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以荐为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界,督吏捕盗,尽得之。为淮南转运使,两浙饥,移淮粟赈赡。神宗时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严整吏习,号为治办。然用法刻深,烦碎无大体,唯厚结中人。权发遣开封府卒。...
李中师。(1015—1075)宋开封人,字君锡。仁宗景祐元年进士。以荐为集贤校理、提点开封府界,督吏捕盗,尽得之。为淮南转运使,两浙饥,移淮粟赈赡。神宗时累官龙图阁直学士、知河南府,严整吏习,号为治办。然用法刻深,烦碎无大体,唯厚结中人。权发遣开封府卒。
张载杨示元道州诗卷罗仲共有诗在卷尾次其韵。宋代。周紫芝。吾道嗟牢落,斯文得主盟。马从西极到,凤入九霄鸣。翰墨推前辈,篇章集大成。向来侯叔喜,何得有新声。
药圃五咏 其四 川芎。宋代。方一夔。芎苗高一丈,细花如申椒。不独服芎根,衣佩或采苗。清芬袭肌骨,岁久亦不消。所以湘浦客,洁修著高标。我老苦多病,风寒首频摇。愿移一百本,溉根豁烦嚣。虽无下女遗,乾叶插盈腰。逃泥贳旦暮,不学楚人谣。
和赵君锡题王仲礼壁韵。元代。蒲道源。迅速光阴一旅亭,功名不贷鬓毛青。此身未入云台画,半夜披衣望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