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文天祥。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弦歌古道。明代。谢与思。扁舟来过弦歌地,耆旧犹传此渡名。落日松楸含古色,西风禾黍八秋声。兵戈百战山城在,礼乐千家野水横。一笑牛刀谁更割,江湖双棹泪宵征。
咏贫士。魏晋。陶渊明。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宋代。梅尧臣。一别逋翁久不逢,亦知诸葛卧龙中。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形槁已能同散木,鬓霜从听著寒蓬。飞光入酒旧时月,来炤狂歌犹未穷。
独游崇化寺题观音院。宋代。张耒。默默苦不展,驾言陟崇岗。人远尘坌息,高门开宝坊。华檐敞虚殿,乔木护修廊。闲庭引幽步,偃息得兹堂。惟时炎火衰,清秋朝暮凉。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遥山露云表,远水连天光。独游不自得,遐眺有余伤。留滞感华岁,登临思故乡。言归日已夕,月出林苍苍。
治水。清代。郑孝胥。七六得乞休,平生事已毕。人间犹可乐,付与閒岁月。辽沈万馀里,国势颇郁勃。功成何必我,长策宜早决。预期二十年,治水未可忽。北境湖波平,南疆河流达。次之比湘赣,上之比苏浙。他时水乡人,乐土好生活。岂知今朔漠,一变为于越。所嗟悠悠者,或作而或辍。肉食不足谋,继起孰人杰?自馀小得失,姑置勿强聒。天心果助我,吾志行当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