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回怕得近帘钩,宝髻当心五瓣收。萼绿华传新样子,吴娃错道牡丹头。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八 妆梅。明代。王夫之。低回怕得近帘钩,宝髻当心五瓣收。萼绿华传新样子,吴娃错道牡丹头。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赋翟志道家三琴翟年五十九以青阳县令引年盖高士也。元代。吴克恭。翟公家三琴,粲粲金玉徽。观其记中语,熟读令人唏。玉徽落将家,蹴踏当床闱。龃龉蛇蚹纹,手泽自淮淝。金徽差小□,王生旧所遗。生居湖山居,襜襜者深衣。忆别三十年,老大减腰围。又有墓中者,才德婉而微。其初来薛氏,斲者识雷威。薛亦乱离得,最后归林扉。公云皆我友,爱比玉与玑。昔公为县令,宁弃笏与绯。胡此独不释,谓是古音希。我尝听公弹,空斋坐忘饥。松飙度落雪,竹日流清霏。或时作龙吟,华玉吼朝曦。或时岭猿叫,夜涧空霜飞。或时呈浏亮,露鹤鸣江矶。高情寄绝代,妙在神气机。感深动恻恻,望洋见颀颀。浮云琵琶筝,俗耳溷是非。藉此罗酒肉,识者恒讽讥。傥生盗蹠粟,宁死首阳薇。周公不可作,孔子将安归。猗猗林下兰,庶草联芬菲。春天不得佩,岁晚还□叽。请公操此曲,古道资凭依。公坐默不应,面墙看蛜蝛。
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其六。宋代。杨万里。老桧如幢翠接连,山茶作塔绿萦缠。山僧相识浑相忘,不到山中十五年。
登沙堤新筑钓台次石翁韵。明代。方献夫。一台筑石江心起,风月先生钓且吟。此是江门旧衣钵,当时分付意何深。
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清代。元祚。我家住近黄鹤楼,门对青青鹦鹉洲。一朝巢破防倾卵,独鹤扁舟任远游。飘零奄忽三十载,几见桑田变沧海。细柳新蒲失旧观,惟有青山常不改。去年览古凤凰台,台上白云难扫开。凤皇黄鹤遥相望,彼此茫茫招不来。浮生一梦真草草,秋月春花人易老。早知飘瓦本无情,何事从前愁不了。水田茅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采薇烹蕨从先志,头白相逢两弟昆。生性烟霞入骨髓,人爵之荣糠秕耳。胸中同有造化炉,写出真山与真水。夙世辞人兼画师,何须粉本求成规。意在笔先才落笔,坌涌元气向淋漓!我生爱画世无对,逢人索画如索债。凭君合写《鹤舟图》,渺渺胎仙水云外。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四 笙鹤亭。宋代。陆游。兹山多异境,飞仙亦税驾。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李山人裕尹见过得桥字。清代。李英。岩岫桂香飘,逢君渴病消。似怜鸡黍约,不惜马蹄遥。采秀怀丹诀,寻真度铁桥。沧洲吾道在,谁肯负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