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经行岚州。唐代。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诗人所在的隰城县距岚州不是很远,但岚州的西、北、南三面皆有山,比隰城高寒。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时间都是春天,去时约在阴历二月底,返时大概是三月初。三月底隰城一带已是杏红柳绿,三月初也已桃李芬芳。而同期的岚州却仍冬意萧索花树皆未发。所以诗的首联说:“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北地,指当时的河东道的北面地方,边城指岚州城。这里春天来得迟,料峭春寒如同暮冬气象。
颔联“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是篇中写景的名句。这联诗的妙处在于容量大,意象丰富。它以生动的形象确切地描述了岚州的“春光晚”和“气候寒”。“往来”、“新旧”,细致入微地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层次。“往”“来”两个动词连用作时间副词,既点出了诗人往返行程又表现出时空的跨度。“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既再次点明往返的季节又真实形象地记录了雪景环境。“花不发”,是芽苞欲萌,还是含苞待放呢?这给读者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雪仍残”也同样耐人寻味,冰雪正在消融,还是尚未消融?任由读者想象。这毕竟是岚州特有的景象,但又不是不可捉摸的,“来往”是写诗人的活动,“花不发”是诗人往来时的观察。其中便暗寓了比较。这比较是与诗人所出发之地及所返回之地隰城的比较,从这联诗可以体会到诗人以少胜多的深厚笔力。
颈联描摹岚州山水的可爱,“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流水淙淙,清音若琴声,白雪皑皑,山如画的一般。这景色已足以悦耳怡目,然而“水作琴中听”,又唤起人们的艺术联想,产生了伯牙弹琴的意境: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怡人心神,荡除烦嚣。这也许就是诗人所感触的美的所在。
在这高山流水的境界里,诗人似乎忘掉了一切凡尘琐事,但转瞬之间,他又意识到自己有公务在身,不可贪赏山水久逗留。因此尾联说:“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诗人怀着惋惜与赞叹的心情,扬鞭催马,继续行进在艰险的山路上。
杜审言是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的人,凡是他到过的地方无不对之产生美感,无论是北国、南荒、江左、中原,祖国的大地山河在他的笔下都异彩纷呈,各自显现出独特的美来。就是边城岚州,诗人也把它写得美丽动人。诗人通过这些诗歌表现出对祖国山河深挚的热爱。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杜审言。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塞上。唐代。黄滔。掘地破重城,烧山搜伏兵。金徽互呜咽,玉笛自凄清。使发西都耸,尘空北岳横。长河涉有路,旷野宿无程。沙雨黄莺啭,辕门青草生。马归秦苑牧,人在虏云耕。落日牛羊聚,秋风鼓角鸣。如何汉天子,青冢杳含情。
送东云雏孝廉。明代。宋琬。羡尔能高卧,莲华峰下居。青袍双鬓老,黄叶二陵疏。已著《潜夫论》,还陈灾异书。故人京洛遍,问讯近何如。
次韵水中花影。明代。赵完璧。秾花濒渌兴悠哉,晴浒佳期心眼开。帝子綵云归极浦,影娥明月下瑶台。绮罗锦水经秋浣,红翠青铜向晓回。自是冯夷宫里胜,玉栏长倚碧烟隈。
赠友人归别墅。明代。卢楠。绿杨漫垂舞,摆动春风情。吏役甘作苦,瓜期思田荣。寻溪观游鳞,出谷听流莺。别有漆园客,长歌怀友生。
万竹山中访故少参梦章罗公避地寓。唐代。全祖望。剡源清绝处,传是使君居。辛苦画江后,章皇蹈海馀。周黎犹被荫,蜀道竟何如。合有甘棠祀,同招海岸车。
避地桂阳山门招友人晚饮。宋代。吴可。荒城住行李,故人亦淹留。稍迁墟丘间,爱此石泉幽。长夏晴复雨,风气如清秋。开樽茅茨下,焉能消百忧。客怀滞荆楚,念之成白头。今宵理归梦,一棹随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