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蹴踏润无边,腾云驾雾谒诸天。帝释惊惶无处避,寻光烛理扣金仙。
證道歌 其一三九。宋代。释印肃。龙象蹴踏润无边,腾云驾雾谒诸天。帝释惊惶无处避,寻光烛理扣金仙。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同蒋颖叔游丁山彰教寺。宋代。郭祥正。北风方苦寒,冰霜昼未消。偶倾御史盖,同上丁山椒。空崖白云宿,拱木猕猴跳。碑皴龟腹裂,泉活龙尾摇。枯松起幽籁,中天奏云韶。苔深鸦发翠,石立壮土翘。荒坟瘗参军,沉魄谁与招。却读乐安词,惨淡窥泬寥。矧复见犹子,危言动清朝。甘心脱豸冠,窜迹投冗寮。公议在后世,美才无吝骄。六经收满腹,辨析皆有条。登山听君语,淙淙碎琼瑶。但惊白日落,归驭不可邀。明发余亦往,安得同渔樵。
何彦徽从军辽东其父往问因寄。元代。邓雅。令子三年戍,严君万里行。艰难俱可念,相见若为情。辽海悲闻鹤,天河愿洗兵。尺书将远意,归马看升平。
浪淘沙。清代。沈善宝。窗外雨潇潇。只在芭蕉。惹人愁思又今宵。寒逼罗帷莲漏永,睡鸭香飘。把卷费推敲。烟水苕苕。玉人何处数吹箫。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魂销。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唐代。白居易。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浮邱八景 其八 听笙亭。明代。黄鏊。笙歌吹散洞门霞,缥缈仙人海上家。听罢云林歌一曲,翻惊嵩岳种三花。
钱申仲大夫索四亭诗各赋一首 遂初亭。宋代。周紫芝。为贫作漫仕,未必胜陆沈。冠缨日羁縻,鬓发空侵寻。昔为云出岫,今作鸟归林。暮年一丘壑,往往谐初心。窗明设净几,衣露张鸣琴。缅怀靖节翁,更赋归来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