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袍忙立老槐阴,争望文星早照临。
称物衡无高下手,别形鉴有是非心。
品题岂逐朱衣转,沙汰何妨苦海沉。
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
和心字韵送林尉公琰校文。宋代。李昴英。鹄袍忙立老槐阴,争望文星早照临。称物衡无高下手,别形鉴有是非心。品题岂逐朱衣转,沙汰何妨苦海沉。将见贤书协舆论,真才到此遇知音。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李昴英。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咏史二十一首 其十九。明代。刘基。吾爱闵仲叔,幽居翳茆茨。应辟思济世,利禄岂其私。进当致尧舜,退则老蒿藜。焉能犬马豢,以为天下嗤。
障暑稠阴,梳凉细缕,□□□□□□。露腋玲珑,多少闹中幽趣。断又续、可是无情,□相送、短长亭路。记春风、曾著莺啼,便娇那得袅如许。知音人自暗省,凝睇青云影里,黄昏犹伫。一部笙?,消得翠腰供舞。堪对景、翻入新妆,鬓影低、衬教眉妩。试回头、旧日章台,怕听声咽处。
绮罗香·障暑稠阴。宋代。陈著。障暑稠阴,梳凉细缕,□□□□□□。露腋玲珑,多少闹中幽趣。断又续、可是无情,□相送、短长亭路。记春风、曾著莺啼,便娇那得袅如许。知音人自暗省,凝睇青云影里,黄昏犹伫。一部笙?,消得翠腰供舞。堪对景、翻入新妆,鬓影低、衬教眉妩。试回头、旧日章台,怕听声咽处。
重九偕小溪弟游李文恭公园林。清代。罗衔炳。榜花天气半晴阴,水石平泉许更寻。菊似故人逢晚节,风催黄叶作秋吟。孤舟凉雨他乡客,弦管楼台往日心。耆旧不存乡社散,妙高峰已倦登临。
登望京楼。清代。王士禧。巍巍楼阁倚云隈,占断春风百尺台。东去锦帆淇水合,西来爽气太行开。如新榱桷存丹雘,极目烟霞点绿苔。莫上望京楼望远,《黍离》《麦秀》使人哀。
夜枕。宋代。张埴。春风陈榻下,夜月庾楼前。叠叠鸣檛落,翻翻警枕眠。祗能欹待旦,何有梦飞天。此意谁能解,如流二十年。
以张仲举韵送毅景中任长芦寺二载诗就答仲举 其一。元代。成廷圭。被旨辞京阙,还家复远途。行吟头戴笠,趺坐膝穿芦。佛国传宗镜,王门得衬珠。西来祖师意,先尔设伊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