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岭复一岭,山巅又一巅。步丘皆力穑,掌地也成田。
线引山腰路,针穿石眼泉。眉山同是号,此处合生贤。
题大眉小眉山。宋代。黄锐。一岭复一岭,山巅又一巅。步丘皆力穑,掌地也成田。线引山腰路,针穿石眼泉。眉山同是号,此处合生贤。
黄锐,建宁瓯宁(今福建建瓯。人。洧父。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四九)。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七)。历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南坑冶。事见《晦庵集》卷九三《黄洧墓碣铭》、清康熙《瓯宁县志》卷八《黄洧传》。...
黄锐。黄锐,建宁瓯宁(今福建建瓯。人。洧父。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明弘治《八闽通志》卷四九)。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七)。历提点江、淮、荆、浙、福建、广南坑冶。事见《晦庵集》卷九三《黄洧墓碣铭》、清康熙《瓯宁县志》卷八《黄洧传》。
降将军歌。清代。黄遵宪。冲围一舸来如飞。众军属目停鼓鼙。船头立者持降旗。都护遣我来致词。我军力竭势不支。零丁绝岛危乎危。龟鳖小竖何能为。岛中残卒皆疮痍。其馀鬼妻兵家儿。锅底无饭枷无衣。纥干冻雀寒复饥。六千人命悬如丝。我今死战彼安归。此岛如城海如池。横排各舰珠累累。有炮百尊枪千枝。亦有弹药如山齐。全军旗鼓我所司。本愿两军争雄雌。化为沙虫为肉糜。与船存亡死不辞。今日悉索供指麾。乃为生命求恩慈。指天为正天鉴之。中将许诺信不欺。诘朝便为受降期。两军雷动欢声驰。燐青月黑阴风吹。鬼伯催促不得迟。浓薰芙蓉倾深卮。前者阖棺后与尸。一将两翼三参随。两军雨泣咸惊疑。已降复死死为谁?可怜将军归骨时。白幡飘飘丹旐垂。中一丁字悬高桅。回视龙旗无孑遗。海波索索悲风悲。悲复悲!噫噫噫!
朱竹。明代。梁以壮。最是罗浮竹,猗猗百尺殊。世人皆尚紫,而独好呈朱。似得南方正,何妨直到孤。名园争艳媚,衰落绛花趺。
当筵曲 其五。明代。韩上桂。欲折池荷惜藕丝,广栽庭树觅相思。乐传唐谱清平调,舞拂燕馀大小垂。纨扇可能调翡翠,月团嬴得解荼蘼。多情却笑张郎笔,懒向书斋学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