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溪声五里山,数椽梵刹万松间。老僧扫地不为客,待有白云时往还。
游嵩山寺。清代。郑日奎。十里溪声五里山,数椽梵刹万松间。老僧扫地不为客,待有白云时往还。
江西贵溪人,字次公,号静庵。顺治十六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康熙中与王士禛同典四川乡试,士禛有“水部风流似郑虔”句以赞之。有《静庵集》。...
郑日奎。江西贵溪人,字次公,号静庵。顺治十六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康熙中与王士禛同典四川乡试,士禛有“水部风流似郑虔”句以赞之。有《静庵集》。
柳枝词。明代。项兰贞。绿树阴阴映酒旗,欲牵春色上柔枝。年年为惜征夫别,折尽东风总不知。
题广照院壁。宋代。林季仲。晚溪飞出小桥斜,流水萦迂带落花。生怕人来问时事,杖藜聊复过僧家。
麻姑山东涉千堆垅至射亭宿黄氏新馆。宋代。杨冠卿。姑山鏁灵坛,千阜如堆玉。山回路转间,射亭见新筑。主人雅好事,借我南窗宿。一梦到无何,梦觉黄粱熟。
送大牛山人之匡庐。明代。谢长文。一锡匡庐去,名山今始登。深秋匹马岭,古寺大牛僧。云际聆空梵,湖干礼塔灯。参师惟此路,末法尔称能。
折池中菡萏置几上净瓶二绝 其一。明代。郭之奇。一枝红艳自天工,君子之花君子同。容易诸人休浪折,秋光初缀此花风。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唐代。卢纶。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