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吟怀浅。有鲲弦、吴天怨别,苦啼春雁。烟雨溟濛明朝路,兰枻暂教留恋。
更细写、愁痕低泫。一幅墨花和泪舞,料桃潭、不及情难遣。
杨柳岸,片帆远。
冷风吹皱沧波面。最难忘、词场伴侣,故乡英彦。千里卜居南朝地,凭吊粉残脂黯。
但梦里、蘼芜缱绻。锦瑟年华须痛惜,待重逢、畅泻金樽满。
鬓边语,音睍睆。
金缕曲 徙居白门,留别公湛。近现代。陈衡恪。谁道吟怀浅。有鲲弦、吴天怨别,苦啼春雁。烟雨溟濛明朝路,兰枻暂教留恋。更细写、愁痕低泫。一幅墨花和泪舞,料桃潭、不及情难遣。杨柳岸,片帆远。冷风吹皱沧波面。最难忘、词场伴侣,故乡英彦。千里卜居南朝地,凭吊粉残脂黯。但梦里、蘼芜缱绻。锦瑟年华须痛惜,待重逢、畅泻金樽满。鬓边语,音睍睆。
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陈衡恪。陈衡恪(1876.3.12—1923.9.17),又名陈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早梅芳 夜怨。清代。申蕙。窗半开,帘低捲。竹影风摇乱。银蟾微照,不点红灯掩深院。依稀前度约,游赏新来倦。听铜壶漏水,偏向恨时转。睡成痴,醒又懒。被冷谁忺恋。枕儿欹著,万绪千端怎消遣。丝丝愁络纬,字字惊哀雁。乍离魂,被他花雾绾。
春游 其四。宋代。董嗣杲。买鱼缕银鲙,鲙细供春醉。醉立海棠风,看山负惭愧。万事可离踪,白发不容伪。我屋枕乾溪,日揖南峰翠。
过铜陵述事。明代。陶安。偶见绿衣使,询知绣斧翁。登程先数日,何事滞孤蓬。遥想观秋浦,高吟醉晚风。快须牵百丈,追逐与相同。
彭宗建思亲堂辞。元代。宋褧。羌吾有身兮。恩孰厚于亲兮。爱日竭力志犹未信兮。生事不及思之极天兮。思兮思兮岂徒劳吾神兮。不愧不辱贻令名于不泯兮。孝子锡类推吾仁兮。谇语德色尚人其人兮。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三。清代。王时翔。一寸柔肠万里纡。好天良夜怅离居。独揩清泪五更余。情重何妨添病重,形疏祗恐是心疏。西楼斜月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