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啼儿女尚灯前,炉火无温我欲眠。便有欢娱非昨日,相看鬓发各中年。
西山晓色添眉翠,吴市春声到枕边。回首师门一凄绝,蕉风椰雨暗蛮天。
龙泉除夕。近现代。王季思。笑啼儿女尚灯前,炉火无温我欲眠。便有欢娱非昨日,相看鬓发各中年。西山晓色添眉翠,吴市春声到枕边。回首师门一凄绝,蕉风椰雨暗蛮天。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十二时。清代。陆求可。朔风初、改玄冥节,天气寒凝牛斗。好宴乐、豳风朋酒。万宝告成时候。田畯筑场,农师纳稼,上下欢为寿。食黍彘、其味宜咸,天上虹藏,闭塞渐交子丑。驾铁骊、雉沉为蜃,麋角解于林薮。荐庙尝鱼,休教冰盛,冻断渔郎笱。合乐师大吹,缀恩不弃白叟。屈指来、黄钟大吕,岁暮尽堪消受。半夜阳生,天心来复,至日看长久。坐待嘉平过,渡江又多梅柳。
晓行。明代。邱云霄。秋意动禾黍,山风稻欲花。疏星下平野,晓树散晴霞。尘世惭奔走,江流逐岁华。道穷堪薄禄,目断白云赊。
洛中寓居。宋代。张咏。风尘籍籍伴穷迷,旋赁高斋洛水西。绿树不知游子恨,夕阳閒引杜鹃啼。苔侵旧径来人绝,花满南轩翠竹低。自笑诗书冷无味,抱琴阶下草萋萋。
早发襄城。清代。林直。四野风初紧,孤城月渐低。醉乘宛北马,来听汝南鸡。水接三川尽,途经七圣迷。首山欣在望,何日遂攀跻。
卜算子。近现代。陈瓘。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宋代。仲并。街头日夜催槐黄,去去归帆如许忙。我病公行欠卮酒,少迟饮至共传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