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红烘晓日,正玉楼人去,莺啼春寂。垂杨万丝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
伤时怨别,渐倦了江郎赋笔。乍虫泥轻落书眉,暗省十年陈迹。
还忆重门掩雨,小阁听风,旧家寒食。西泠咫尺,怅望处,乱云黑。
甚今朝却放新晴天色,烟敛桃林历历。待提壶自赏芳华,暗愁又集。
瑞鹤仙。近现代。王季思。湿红烘晓日,正玉楼人去,莺啼春寂。垂杨万丝碧,悄不回青睇,自成凄碧。伤时怨别,渐倦了江郎赋笔。乍虫泥轻落书眉,暗省十年陈迹。还忆重门掩雨,小阁听风,旧家寒食。西泠咫尺,怅望处,乱云黑。甚今朝却放新晴天色,烟敛桃林历历。待提壶自赏芳华,暗愁又集。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赠沈教谕奔丧归闽。明代。杨士奇。禄养欣有遂,何言奄弃兹。哀哉风树怀,百折不自持。列帷辍弦诵,岂但蓼莪诗。晨起饯旋归,烟波满川泜。徘徊一顾望,忧人益增悲。谅感天地恩,宁为悲别离。须臾为千里,缅焉安可期。唯应问业者,恻恻此江湄。
枕上作。宋代。陆游。谢事还家一老农,悠然高卧听晨舂。虽无客共樽中酒,何至僧鸣饭後钟?采若未能浮楚泽,思鲈犹欲钓吴松。自余万事慵开眼,知结宗门案几重?
竹林院同张之纯赋二首 其二。元代。麻革。稍稍林间布谷声,村南村北水云平。偶来竹寺看山坐,閒听清溪绕舍鸣。
春鸠。唐代。温宪。村南微雨新,平绿净无尘。散睡桑条暖,闲鸣屋脊春。远闻和晓梦,相应在诸邻。行乐花时节,追飞见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