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南冠草》。为慰冰铮铮铁骨,泪沾衿抱。黑狱沉沉不见底,长日如临冰窖。
更虎豹当关咆哮。九死一生终不悔,只哲人零落萦心窍。
喷齿血,抗强暴。
十年浩劫人妖倒。有几人临危不惧,坚持节操。伏虎除妖终有日,四海同声欢笑,又重见春光照耀。
一卷吟笺志节在,是人间血泪凝成稿。凭毅魄,宏诗道。
金缕曲 严慰冰《南冠吟草》读后感赋。近现代。王季思。读罢《南冠草》。为慰冰铮铮铁骨,泪沾衿抱。黑狱沉沉不见底,长日如临冰窖。更虎豹当关咆哮。九死一生终不悔,只哲人零落萦心窍。喷齿血,抗强暴。十年浩劫人妖倒。有几人临危不惧,坚持节操。伏虎除妖终有日,四海同声欢笑,又重见春光照耀。一卷吟笺志节在,是人间血泪凝成稿。凭毅魄,宏诗道。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广济桥四首 其二。清代。丘逢甲。城东锁钥俨天然,雁齿虹腰递接连。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桥坚。长消难准仙无碣,开闭当关吏有权。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
望春山。宋代。王应麟。群峰西南起还伏,湖上丹丘立于独。神仙寓迹山水间,不在幽深在清淑。松潭水暖龙欲起,蕙帐人空鹤自宿。飞云晓驭紫琼车,沆瀣宵涵白银屋。蓬莱之名不可思,俗客须当避尔躅。
十一年送王伯器归丹阳毕姻。明代。曹义。寒云羃羃风淅淅,官道梅花吐香雪。故人别我将远行,柳老河边不堪折。携壶祖饯出朝阳,临岐那忍倾离觞。嗟予三载同翰苑,先我承恩归故乡。故乡迢迢渺何处,笑指云阳江上去。云阳江上秋水深,铁瓮城头淡烟曙。到家父子情如何,相亲一笑春容多。登堂举酒介眉寿,彩服戏舞谩婆娑。王郎此行良可喜,不特庭闱奉甘旨。鸾歌凤舞洞房春,花烛摇红新燕尔。锦衾瑞气生香风,流苏帐底春融融。虽然此乐少年事,丈夫志气当飞雄。君不见古之人,私恩公义俱两忘。莫因欢爱误青云,要使竹帛垂功勋。叮咛惜别从此时,后会又是来年期。来年春风二三月,桃花浪煖宜鲸飞。时当大比文奎现,四海群英会畿甸。王郎王郎莫淹留,早来同赴琼林宴。
黄陵庙。唐代。李群玉。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断隔湘川。
循梅路口四首。宋代。刘克庄。三十年来边宿兵,大农无计饱连营。元来有个浮盐策,南渡诸贤未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