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臂当年,志期北出飞狐口。燕云定后。回辔清关右。
一著儒冠,心事成孤负。春归久。垂杨生肘。闲却穿杨手。
点绛唇。近现代。王季思。猿臂当年,志期北出飞狐口。燕云定后。回辔清关右。一著儒冠,心事成孤负。春归久。垂杨生肘。闲却穿杨手。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江上喜洛中亲友继至。唐代。许浑。战马昔纷纷,风惊嵩少尘。全家南渡远,旧友北来频。罢酒松筠晚,赋诗杨柳春。谁言今夜月,同是洛阳人。
晚过邻曲。宋代。陆游。阳狂跌宕送年华,信步来寻野老家。浅濑水清逢立鹭,横林叶尽数栖鸦。书生一饱依耕耒,壮士孤愁入戍笳。王绩但思酣美酝,葛洪不复问丹砂。
题平林山诗卷。元代。岑安卿。郑侯书法妙天下,镌石林生亦文雅。延平碑刻不日成,坐见东南纸增价。我穷出游羞局促,打碑拟向京师鬻。只恐天公不我怜,一夜风雷轰荐福。
刘武选百鸟图。明代。何景明。呜呼凤凰不可见,人间百鸟空啁啾。西飞鹖雀亦五色,满眼谁别枭鸾俦。刘侯此图爱者众,画手莫识元与宋。粉绘剥落绢素新,万羽千毛尚飞动。侯言此画先人传,珍藏未肯充南贡。十袭翻令锦绣轻,百年转见丹青重。顷来数相见,手携登我堂。开图见百鸟,从此双凤凰。鹂黄乌黑隐可辨,行凫立鹭遥相望。延颈战翼各拱向,宛如万国臣妾朝天王。君不见蜀道阻绝,岐山已颓。潇湘无人,衡岳崔嵬。竹实未结,桐花不开。鹧鸪怨,杜鹃哀,凤兮何时来。
玉带生歌奉和漫堂先生。清代。吴士玉。中丞好古摅幽情,示我宝砚光晶莹。紫衣通身腰横白,云是景炎故物玉带生。曾游铁门翻白雪,阳陪皋羽号冬青。其先文山早结契,挥洒神笔凌霄峥。铭锡贯珠四十四,至今的烁光日星。棐几摩挲追往事,感慨郁律何能平。或云信国当年初射策,生也即随顾盼趋承明。万言一扫尽龟鉴,铁肝石胆生风棱。转瞬烟尘昏澒洞,生同颠隮哀零丁。丹心磨砺句不灭,《正气》磅礴歌吞声。天崩地塌壮士死,但闻西台击竹声悲鸣。可怜宋社沦海水,片石乃有神灵凭。鼎迁者三载五百,贞质不毁堪嗟矜。英英紫玉晕痕透,有如白虹贯日昭精诚。仰止孔石陋桑铁,笛管之族非其朋。焦琴况出自奸相,苏粪那混申椒馨。彼哉客寮并数七,嘈杂非偶徒虚名。岂如我公位置肃,左图右史笺遗经。濡翰端可斡玄化,作歌雅欲亲典型。公歌突过玉笥作,为生写真垂千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