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头野草秋。岘山片石亦无留。几行涎沫蜗牛过,一闪寒光萤火流。
微雨过,湿云收。闲携稚子上西楼。随身一把蒲葵扇,绝胜人间万户侯。
鹧鸪天 西楼。近现代。王季思。五丈原头野草秋。岘山片石亦无留。几行涎沫蜗牛过,一闪寒光萤火流。微雨过,湿云收。闲携稚子上西楼。随身一把蒲葵扇,绝胜人间万户侯。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次韵苏明仲。宋代。刘宰。诗翁名字简思陵,死去人疑化鹤丁。败絮当年犹自拥,褐衣今日可忘情。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宋代。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蜿蜒溪岸寻芳草,似觉城东春色早。并溪穿竹入幽林,已爱和风养华藻。
参差彫槛木芍药,细叶新抽看渐好。花开使节傥尚留,愿奉清樽为花倒。
早春游王氏园看牡丹约花开再游探韵赋诗得早字。宋代。韦骧。蜿蜒溪岸寻芳草,似觉城东春色早。并溪穿竹入幽林,已爱和风养华藻。参差彫槛木芍药,细叶新抽看渐好。花开使节傥尚留,愿奉清樽为花倒。
寻隐者不遇叠屿溪韵。清代。郑国藩。幽人不可见,深避等猿猱。梅雨湿残雪,松风起暮涛。山回疑地尽,石矗仰天高。借问衡门路,鹤鸣在九皋。
送客之江南。清代。李英。江南千里道,君去驿途劳。山遥关树暗,云尽楚天高。秋风吹客骑,朔雪满征袍。自怜经岁月,何处望亭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