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英枝上一痕春,翠鸟依依惜别晨。
闻道花源无历志,为余衔赠避秦人。
春尽日偶成。近现代。陈三立。残英枝上一痕春,翠鸟依依惜别晨。闻道花源无历志,为余衔赠避秦人。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冬夜听雨戏作。宋代。陆游。少年交友尽豪英,妙理时时得细评。老去同参惟夜雨,焚香卧听画檐声。
仲夏江阴官舍寄裴明府。唐代。李嘉祐。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观史。元代。黄庚。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邓师契县尉以沅陵韵作诗见贻次韵。宋代。赵蕃。叹息师门久不传,苇间几欲听延缘。多君有意工文字,老我空能历岁年。鹏鷃故知难一辨,夔蚿空复妄相怜。虽然亦可凄凉慰,只恐赓篇别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