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挽溪风满草堂,喜逢小舸系篱旁。
寻源波底出山影,乱眼鸦群翻夕阳。
苍翠穿桥灵境换,星辰垂野断魂凉。
偷闲遗世无人觉,微起钟声认道场。
四月既望过初堂同徕之移舸溯青溪抵太平桥而。近现代。陈三立。手挽溪风满草堂,喜逢小舸系篱旁。寻源波底出山影,乱眼鸦群翻夕阳。苍翠穿桥灵境换,星辰垂野断魂凉。偷闲遗世无人觉,微起钟声认道场。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乙卯十二月十四日夜宿东禅僧舍。宋代。韦骧。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今日。唐代。康有为。今日聊为乐,吾生亦已难。身名为大患,家国遘多艰。避地住无所,非人心可安。明知地狱苦,四顾且盘桓。
次赵文举简沙彦博二首 其二。元代。张仲深。渭城风雨别离难,春树江云尽客欢。世上红尘深似海,屋头明月大于盘。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悦。宋代。林同。色养倾余子,高名重一时。足为丞相喜,岂计外人知。
嘲子聿。宋代。陆游。讲诵多吴语,勾提学佐书。夜分灯未彻,晨起发慵梳。饱食园官菜,少留溪友鱼。能怜乃翁病,身自举篮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