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朗读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

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

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

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朗读
()

猜你喜欢

壮怀綵笔等无灵,隐几犹怜卷帙馨。几树樱桃花在否,春寒带雨晚冥冥。

()

躞蹀始横行,意气欲相倾。妒敌金芒起,猜群芥粉生。

入场疑挑战,逐退似追兵。谁知函谷下,人去独开城。

()

去日尝登太白楼,重临画槛挹寒流。丹山有路通瀛海,黄菊多情傲晚秋。

千里烟波迷客思,满江风雨动乡愁。酒酣极目天涯暮,远浦人归一叶舟。

()

悬磴穿幽峡,石罅天光渺。危峡复千尺,铁繘援云表。

断岩驾飞梁,翛然出窈窕。丹楼度紫霄,一览渭川小。

()

阊阖不可极,投荒「小有天。」行藏疑橘叟,变化愧梅仙。

野火渔镫外,樵风雁字前。到来生百感,太息理诗篇。

()

仙驭期难改,坤仪道自光。閟宫新表德,沙麓旧膺祥。

素帟尧门掩,凝笳毕陌长。东风惨陵树,无复见亲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