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虫鸣鸟送残年,老卧青溪钓石边。
一为成连寻海上,琴音歇绝鼓音传。
为海客索赠鼓娘刘翠仙。近现代。陈三立。吟虫鸣鸟送残年,老卧青溪钓石边。一为成连寻海上,琴音歇绝鼓音传。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平安夜。近现代。潘乐乐。岁阑落木满江愁,漠漠风翻两鬓秋。谁记万家歌舞夜,单车细雨入吴州。
颂古十一首 其十。宋代。释普济。光境俱忘与未忘,杀人利剑活人鎗。太平时节浑无用,夜夜神光射斗旁。
处士隐居。唐代。张祜。斜日半飞閤,高帘轻翳空。清香芙蓉水,碧冷琅玕风。绝岸派沿洑,修廊趾崇隆。唯当饵仙朮,坐作朱颜翁。
题王竹屿都转黄河归棹图。清代。林则徐。事君宜致身,引疾似诡避。要其心迹殊,贤愚讵同致。或憧远役劳,或畏瘠土累。或遭上官怒,或虑吏议至。其名为勇退,其心实巧利。亦有止足怀,投老初衣遂。泉石祇自高,那问经世事。此皆非君伦,君退盖以义。传家裕经术,夙志在用世。治绩越中彰,姓名御屏记。一擢二千石,再擢观风使。河朔黄流长,安澜岁历四。人言君砥柱,允副宣房寄。谁知荩臣心,幽独自难昧。呜呼习移人,其在河堤吏。纵谙三策施,孰诘百端伪。明察疑烦苛,独清亦众忌。和光同其尘,又岂志士志。闻君立河壖,暗洒忧时泪。督役稽刍茭,废食不假寐。以此劳心神,乃梦竖子二。周任训陈力,敢谓可卧冶。亟谋摄卫宜,以作报称地。吏民徒苦留,归榜疾于骑。河心咽清流,嵩少送烟翠。片帆收白门,但有琴书载。老屋余劫灰,小山上丛桂。无田归亦得,奚用江水誓。九重侧席殷,艰难待宏济。讵许卧烟霞,正资振凋瘵。朝出夕拜官,除书破常例。鹾纲重江淮,上关军国计。积疲几沦胥,盘错要利器。前席咨嘉谟,指陈切时弊。权知即真除,匪以汝为试。责效匪在速,谋远庶可继。单车昨南来,先声动怀畏。人皆为君荣,我闻窃心系。防河固良难,煮海讵云易。所赖本清直,兼能运才智。苟当改弦张,断制必刚毅。人情多媕娿,愿勿徇浮议。上策控本原,补救特其次。要知君所为,定与未流异。我昔亦移疾,自分宜放弃。圣慈曲体之,感极但零涕。与君语进退,使我重歔欷。庶持激厉心,十驾勉追骥。
送何伯温还凤阳。明代。陶宗仪。索居濠水曲,岁月共悠悠。会面忽今日,怜君已白头。关山来去路,风雨别离愁。溪上船催发,寒潮没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