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
半湾新涨飘英合,数迭苍山落照侵。
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
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四月朔蔡师愚仇徕之挈艇子寻青溪。近现代。陈三立。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半湾新涨飘英合,数迭苍山落照侵。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六合郭节之听琴诗卷。元代。成廷圭。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次韵子瞻凌虚台。宋代。苏辙。弃我谓我远,求我谓我还。我一尔则二,视此台上山。山高上干天,独不照我颜。无乃我自蔽,谁谓山则悭。远望不见趾,近视不得鬟。山实未始变,任子自择删。北风吹南崖,山上秋叶斑。道远又寒苦,皴裂辞难攀。晴空卷朝云,照夜霜月弯。强尔登此台,免尔超阓阛。
已亥杂诗 168。清代。龚自珍。闭门三日了何事,题图祝寿谀人诗。双文单笔记序偈,突笔幸趁酒热时。
将过池阳留别诸叔兄弟诸友人二首 其一。元代。贡奎。拍手唱歌莫放狂,举觞饮酒莫令醉。歌声出口难为情,酒味入肠化为泪。男儿书剑从此始,岁晚烟江片帆起。相如题柱过长安,靖节辞官归栗里。人生穷达固有时,我辈行藏得其理。沙头执别意如何,莫对酒,莫听歌,我折梅花君折柳。明日天涯愧奔走,世路茫茫重回首。
岁寒三友图。元代。凌云翰。岁暮天寒雪四垂,竹边松下出斜枝。似人又向图中见,方信山阴有戴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