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满秋光,兴怀访园菊。
廊万列层层,缀枝绚金玉。
四照动寒籁,霜露气初肃。
拥随哗仕女,衣鬓微馨触。
怜取遗世姿,题品属万目。
栖鸟窥茗坐,水石衔晴旭。
旦暮餐落英,痴对风吟竹。
游胡园观菊。近现代。陈三立。山郭满秋光,兴怀访园菊。廊万列层层,缀枝绚金玉。四照动寒籁,霜露气初肃。拥随哗仕女,衣鬓微馨触。怜取遗世姿,题品属万目。栖鸟窥茗坐,水石衔晴旭。旦暮餐落英,痴对风吟竹。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题寿春堂。元代。倪道原。兵卫森门列綵戵,使君堂上足欢娱。醉攀北斗斟元气,坐领东风动九衢。千岁崖松收琥珀,三秋海树长珊瑚。故家旧德犹遗泽,奕叶兰芳衍庆符。
玉炉三涧雪 勤劳。宋代。丘处机。物外虽明端的,天心未放玲珑。区区陌上走西东。也学浮生作梦。梦寐更劳数载,岩龛复度三冬。待佗消息显真功。放出凌云螮蝀。
百香诗 其八 纸。元代。郭居敬。赋就三都穷价直,楼修五凤擅文章。都缘白似梅花好,写出新吟字字香。
长亭衰柳晚萧萧,谁与孤蓬话寂寥。桦烛明星方昨夕,布帆微月又今宵。
怀人并是怜华袖,得句先教寄玉箫。从此清闺减吟兴,倚阑应有候归桡。
登舟一夕对酒偶成时从阅云梯关归清江浦丁亥十月 其二。清代。曾广钧。长亭衰柳晚萧萧,谁与孤蓬话寂寥。桦烛明星方昨夕,布帆微月又今宵。怀人并是怜华袖,得句先教寄玉箫。从此清闺减吟兴,倚阑应有候归桡。
石湖十二咏 其七 治平寺。宋代。郑元祐。云坞蕴招提,开窗面湖渚。时发钟磬音,惊散沙鸥侣。
一水飞云,渡江去、开尊对臆。西岘展、故人侠骨,抚今追昔。
五十年间风又雨,红桑碧海难将息。喜相逢、把臂拆衷情,悲来切。
满江红 乙卯上元次日,渡江展谒烈士墓。佛慈填此阕,读罢增感,辄次和之。近现代。苏渊雷。一水飞云,渡江去、开尊对臆。西岘展、故人侠骨,抚今追昔。五十年间风又雨,红桑碧海难将息。喜相逢、把臂拆衷情,悲来切。怀籀雨,雪山雪。觞咏地,无虚席。算青春换劫,老怀犹适。万水千山饶一钵,金舂玉奏期三益。好风光、取次入新年,心同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