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烟肥履迹苔,湿园细雨客能来。
穿花魂冷游峰照,吹叶声酣卧犬猜。
乘兴欲呼山入座,作痴犹待月衔台。
光阴窈窈扶吟地,留命伤春赋七哀。
三月十五日偕宗武过仓园看花坐雨初台依韵同。近现代。陈三立。幽径烟肥履迹苔,湿园细雨客能来。穿花魂冷游峰照,吹叶声酣卧犬猜。乘兴欲呼山入座,作痴犹待月衔台。光阴窈窈扶吟地,留命伤春赋七哀。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雾中望山。明代。袁宏道。雾是酲山酒,雾重山如醉。登高气不清,万象争规避。日无光而毛,天不昏而睡。云影叠飞沙,风花洒空泪。
送柴俭堂归平陆。清代。张问安。先生读书处,门对中条山。林火乍明灭,白云时往还。开窗映繁绿,隐几长萧间。到日方朱夏,琴尊好闭关。
别石篑 其九。明代。袁宏道。气嘘为风,云流为水。人之小人,人之君子。鸭不能飞,蚓不能跃。枭哭非愁,鸾歌非乐。无曰升天,天卑于渊。无曰瞰渊,渊高于天。即佛即圣,非儒非禅。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明代。唐顺之。绝顶孤峰见废关,短衣落日试跻攀。三秋豹旅方乘障,万里龙媒正满山。候雁似随乡思去,寒花将送使臣还。筹边迂薄真无补,空望伊吾抵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