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申江去复来,中原遍地有鸿哀。迷途不远早应觉,不染人间半点埃。
次韵和侯晔华先生题画花鸟诗四首 其三。近现代。吴圣和。劫后申江去复来,中原遍地有鸿哀。迷途不远早应觉,不染人间半点埃。
吴圣和,字涵芬,无锡人,配国学生王锡玙,著有《忆清楼诗钞》。...
吴圣和。吴圣和,字涵芬,无锡人,配国学生王锡玙,著有《忆清楼诗钞》。
禅林寺。宋代。洪适。振策快秋晴,伽蓝倚翠屏。看云不留瞬,对竹已忘形。银地声千载,虹桥拱百灵。至今钟磬响,如讲净名经。
台城路。唐代。康有为。南岭海北春飙早,是处饧箫腊鼓。红灿木棉,牡丹才放,又是梨花飘雨。春思良苦。待■风信至,那时说与。只恐见时,相看脉脉更无语。过尽韶华几许。叹被冷香销,倚楼何处。敲柝玉钗,写残锦字,虚向梦中凝伫。朝朝暮暮。算只有东风,知人心绪。便向东风,再寻梦中路。
水调歌头 其八 癸卯中秋作。宋代。刘克庄。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宴鸡鸣寺。明代。周伦。殿阁山形转,凭虚俯石栏。閒悰偶登眺,胜界得疏宽。峦髻青堪绾,峰眉翠欲攒。石圭端士拱,沙印细纹刊。藤蔓悬苍壁,泉飞泻碧湍。万甍分井闬,半塔渺云端。岐虎苔斑润,林龙箨蜕寒。提壶会朋戚,白战再登坛。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宋代。黄庭坚。天将金阙真黄色,借与洞庭霜後橙。松滋解作逡巡麴,压倒江南好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