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澹澹心悠悠,杖藜来作江边游。商人打鼓催行舟,洪波不断东南流。
木叶潇潇荆楚秋,劝君休上王粲楼,日落沧江增暮愁。
江上行。元代。房皞。浮云澹澹心悠悠,杖藜来作江边游。商人打鼓催行舟,洪波不断东南流。木叶潇潇荆楚秋,劝君休上王粲楼,日落沧江增暮愁。
名一作灏。元临汾人,字希白,号白云子。有诗名。...
房皞。名一作灏。元临汾人,字希白,号白云子。有诗名。
骑骊行食所携松实枕枣以适。宋代。王履。灞桥风雪寻诗处,何似携清啖果时。说与小僮浑未识,徐徐分付与斜晖。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两汉。戴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羌俗。宋代。李新。卜占遵火兆,诅拆谨归诚,渡笮苍猱捷,旋碉墨蚁轻。养生茶作命,据险石为城。纵去擒来事,无人是孔明。
李夫人偃竹歌。宋代。洪朋。袖中欻忽生丝竹,眼底鲜飙起寒绿。把笔谁能写此真,偃蹇一枝生气足。夫人故有林下风,岁寒落落此君同。映窗得意偶挥洒,写出筼筜谷里千秋之卧龙。夜来风雨吹倒屋,但恐踊跃变化入水渺无踪。
十二日会东亭三江举杜韵各赋。明代。顾清。瞢腾十日春光里,又到东亭把酒时。馀寒勒雨强作雪,东风荡柳欲成丝。气序暄凉催旦暮,路岐南北有欢悲。尊前且莫思閒事,满眼莺花总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