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峡自天辟,峨峨嶓冢尊。回环幽谷底,清浅汉江源。
泉古通元气,根深彻后坤。朝宗东去意,应不废晨昏。
汉江源。明代。薛瑄。巨峡自天辟,峨峨嶓冢尊。回环幽谷底,清浅汉江源。泉古通元气,根深彻后坤。朝宗东去意,应不废晨昏。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薛瑄。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别屈翁山次原韵时翁山方赴雁门挈家还里。明代。麦郊。结交怜独早,聚合苦无多。日月载愁去,风尘如别何。太行无易辙,沧海有回波。去去更相勖,此心遑及他。
过大同村庄感述。明代。庞尚鹏。田园桑柘已萧然,土屋朝炊几断烟。风捲火云天欲雨,马嘶铃阁日如年。危途敢道应回驭,尸位须知早避贤。安得虎溪同一笑,独留衣钵向人传。
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宋代。范成大。锦囊随上越王台,天海风涛亦壮哉。书到岭头梅恰动,一枝应伴一篇来。
清湖客舍。明代。卢龙云。历尽炎蒸万里途,喜逢此地是清湖。楼头纤月秋将半,天末凉风暑渐徂。客路栖迟惭旅食,山家幽绝类仙都。休论雁断音书渺,且傍寒灯浊酒壶。
同谊夫国才饯季然于普门院取壁间五字诗各探。宋代。王灼。满酌青慈杯,醉卧白石枕。借予骊驹曲,侑我河朔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