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高人偏爱竹,常向轩前看未足。眉山苏子笔如神,洋州老可曾相熟。
东鲁藩垣有卯君,等閒濡染生烟云。俨然如到嶰谷上,金刀截断苍苍纹。
莫说淇园春雨霁,此君在在增佳致。帝子啼痕色尚斑,丹阳径造留深意。
三更月上照寒阴,孤稍化出虬龙吟。世间草木敢相抗,直节清风照古今。
竹。明代。刘珝。自古高人偏爱竹,常向轩前看未足。眉山苏子笔如神,洋州老可曾相熟。东鲁藩垣有卯君,等閒濡染生烟云。俨然如到嶰谷上,金刀截断苍苍纹。莫说淇园春雨霁,此君在在增佳致。帝子啼痕色尚斑,丹阳径造留深意。三更月上照寒阴,孤稍化出虬龙吟。世间草木敢相抗,直节清风照古今。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刘珝。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题袁佥事松壑图卷。明代。李东阳。高松盘拿如撄云,哀壑动地空中闻。秋声怒呼夜涛涌,势若万马驱千军。阴风萧萧山鬼泣,水底长蛟作人立。老子横挥似有神,纷纷画史何嗟及。东台铁冠金石肠,携来两袖皆风霜。官船五月不知暑,掷笔停杯听山雨。
酬王元渤舍人方智善学士求余作墨竹一首。宋代。刘一止。堂名似贤人似竹,瘦节孤高照崖谷。百年人与竹俱化,尚有诸孙来借宿。家风爱竹馀底事,至今十饭九不肉。惟应说食诳枯肠,更写寒梢媚幽独。王郎散带谈清虚,为竹造门颜不忸。方英炯炯貌臞甚,门倚江干千个绿。两家人物总风流,石壁山前烟雨秋。岂惟千首轻万户,胸中世袭潇洒侯。我乃痴绝非画绝,怜此霜根贯金铁。短绡淡墨持似公,更听哦诗声激烈。
河上之役三首 其二。金朝。李献甫。新筑河堤要策勋,万人采净北壖薪。青青好借曹州柳,旧是中原一段春。
次韵中散兄见寄。宋代。葛胜仲。晦迹才须一亩间,浮家暂寄五湖边。官抛印绶轻千里,禄隐渔樵已十年。眼对云山偏烂烂,腹藏篇牍自便便。政缘欲遂幽栖乐,岂是清时独弃捐。
立秋日呈梦锡。宋代。孔平仲。今日才立秋,凉风已萧瑟。我不感时节,念子行有日。忆初同赴官,相后惟一月。子先脱然去,我独不得发。江边舍未还,汴上生计足。古之仕为荣,今则富者福。子随鸿鹄高,我恋升斗食。岂徒别离悲,更有长太息。
星岩二十景 其七 蓬壶仙径。明代。谭谕。石径盘旋接汉霄,白云流水隔虹桥。缑山跨凤吹笙侣,东去扶桑路不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