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
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春暖。唐代。白居易。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韩仲文西斋閒夜有怀道损舅及予。宋代。梅尧臣。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满江红 咏雪叠韵八首 其二。清代。陈维崧。连日微阴,梅花外、数声姑恶。憔悴是、净持小女,儿家姓霍。春梦昼寒偏易醒,鬓丝指冷应难约。思沈沈、独自抱银筝,人猜著。钗梁燕,鞋帮雀。簪处颤,移来却。看糁平鸳瓦,铺明红药。沾湿怕污郎白马,玲珑不辨奴青钥。问何时、乾鹊噪香奁,从天索。
南楼令六首 其四。清代。史承谦。花底识罗敷。雕拢映碧梧。细腰身、应怯将雏。锦字银笺都不寄,多半是、少双鱼。往事总模糊。钗盟半已虚。最难忘、一点香酥。今夜夜凉知有梦,还梦到、碧纱无。
采香径。清代。何彦升。香山曲径采蘼芜,如绘西施拾翠图。碧蘸罗裙春意透,红黏绣屧美人扶。东风草长飞蝴蝶,南国花秾引鹧鸪。十里芙蓉城外路,麋台游遍胜姑苏。
韩叔冲约客泛舟沧江分韵得落字。宋代。魏了翁。炎炜避无所,意行出东郭。客以声气聚,舟于树泉泊。江动云意閒,林幽鸟声乐。山川孰流峙,鸢鱼自飞跃。天分随所适,豁然无空阔。有客犹谓余,底处认真活。是心无间断,本体自呈豁。一笑各会心,星河挂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