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
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
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赤谷。唐代。杜甫。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岂但岁月暮,重来未有期。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下摄市。宋代。乐雷发。吟到湘潭一叶黄,贾胡踪迹正悲凉。抱琴沽酒异乡客,打鼓发船何郡郎。楚女越商相杂沓,淮盐浙楮自低昂。尘埃市井无人识,濯足江头望八荒。
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宋代。苏辙。莫发邬阳市,晓榜彭蠡口。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鼓锺相轰豗,戈甲互磨叩。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後。或为羁雌吟,或作苍兕吼。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萧骚蓬响乾,晃荡窗光透。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紵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渊深窜鱼鳖,野旷绝鸣雊。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觏。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春阳著城邑,屋瓦冻初溜。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送韩仲文归京口。宋代。连文凤。有客京口号竹坡,苍然碧玉横清波。凄凉驰陌走风雨,游尘飞扑征衫多。
再游卧佛寺七首 其六。清代。戴亨。松窗雕槛外,日日下朝暾。一榻空今古,深山冷梦魂。云阴侵座湿,鸟语入林昏。众衲何多事,经声响暮村。
烟鬟雾鬓,是大罗仙眷。剪水瞳人梦中见。绛云轻、鹤背聊借吹箫,拾翠羽、蕙带荷衣零乱。
一泓沧海水、星斗低垂,桂斧丁丁广寒殿。招我御罡风,若有人兮,光明藏、碧空香满。
洞仙歌三首 其二。清代。奕绘。烟鬟雾鬓,是大罗仙眷。剪水瞳人梦中见。绛云轻、鹤背聊借吹箫,拾翠羽、蕙带荷衣零乱。一泓沧海水、星斗低垂,桂斧丁丁广寒殿。招我御罡风,若有人兮,光明藏、碧空香满。又告我、诸天秘灵文,莫画出、飞琼蕊宫真面。
桂阳本觉院以屯将后住持舜长老於前山松竹深。宋代。郑刚中。咫尺楼台是上方,问师何事此中藏。解颐谓我随缘好,不欠中庭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