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趁飞车啜惠泉,十龄童子已华颠。当门老树疑相识,同阅沧桑五十年。
洪荫之黄益斋招游惠山 其一。清代。陈宝琛。却趁飞车啜惠泉,十龄童子已华颠。当门老树疑相识,同阅沧桑五十年。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读姜雪苍祝发诗漫志。清代。潘问奇。三生石上厌华簪,火宅莲华尚可寻。天下有丝都绣佛,眼中何事不灰心。酒旗歌扇人犹在,箬笠梭鞋路已深。禅院傥能携我去,一龛勤礼象王金。
金缕曲 寒夜同蕊渊二姊茗话有感。清代。李佩金。萧瑟闲庭院。掩文窗、薄寒料峭,暗灯频剪。从道宵长莲漏永,比似闲愁还短。化万缕、萦缠如茧。款约轻魂随梦去,绕天涯、不怕风吹断。檐铎语,又惊转。一九冷魂霜华满。算年年、照人如镜,几般愁怨。惆怅家园心飘渺,多少海思霞念。恐次日、遂成虚愿。可惜江南花月好,到春来、空付莺和燕。归途杳,碧云远。
苦雨叹。元代。叶颙。久雨未便晴,昏烟翳穹昊。出门泥泞步难行,十步九折忧绝倒。藓迹杂苔文,侵阶风不扫。由春至夏百馀朝,雨脚如麻几时了。乐事赏心何暇论,尺薪斗粟无从讨。纵有高车可出游,湿云遮断繁华道。杜陵野老数吞声,床床屋漏吟情恼。山翁放达不识愁,无端为尔伤怀抱。南山豆亦荒,北屿松亦老。东园欲语花,西径忘忧草。笑脸娇啼腻粉销,檀心懒吐芳香槁。绿怨红羞既寂寞,蜂慵蝶困庸围绕。千葩万卉总消磨,庭下决明颜色好。何当散阴霾,放出日皓皓。丽景秾鲜万国明,晴光浩荡千峰晓。
清平乐。宋代。晁端礼。朦胧月午。点滴梨花雨。青翼欺人多谩语。消息知他真否。兽炉鸳被重熏。故将灯火挑昏。最恨细风摇幕,误人几度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