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交胜一于定,成败何常死生命。湘乡宏毅圣者徒,勋业所存要非性。
入屯出险恃原往,得丧区区总退听。当时设竟从彭咸,知命岂非顺受正?
多君手援在天下,假以护持傥天令。拯危恻怛宁前知,重为中兴生李晟。
山川再过战声在,箕尾已归哀感迸。舍生自是儒门真,忍济留资兵事镜。
左记王诗各有激,目击诸艰足旁證。津津施报妇儿言,莫滓太清心未净。
题章价人直州寿麟铜官感旧图曾文正靖港之败自沈以殉章掖出之。清代。陈宝琛。天人交胜一于定,成败何常死生命。湘乡宏毅圣者徒,勋业所存要非性。入屯出险恃原往,得丧区区总退听。当时设竟从彭咸,知命岂非顺受正?多君手援在天下,假以护持傥天令。拯危恻怛宁前知,重为中兴生李晟。山川再过战声在,箕尾已归哀感迸。舍生自是儒门真,忍济留资兵事镜。左记王诗各有激,目击诸艰足旁證。津津施报妇儿言,莫滓太清心未净。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此夕。宋代。刘筠。南州石黛有遗妍,目极危梯月上弦。一水相忘空脉脉,双金何路致拳拳。仙源日永桃无援,客馆春轻柳未眠。欲写微词托归雁,风高岭阔又经年。
题灵岩储公骑牛图 其二。唐代。全祖望。南州高士清不染,独许乃公馈蕨薇。居易斋前蒿径熟,牯牛还往总如飞。
送鉴师住灵洲寺。宋代。李昴英。少年芹泮也儒冠,底事缁袍染异端。孤岛一灯开佛屋,长身七尺占僧单。钟鸣鱼叩随缘过,棹舞鸥飞取次看。亭下听经鼋在否,石栏摇影碧波寒。
蒲庵观荷赠张东亭。清代。彭慰高。高柳疏蝉雨后声,槿篱门掩小舟横。残荷半亩鼻功德,止水一奁心太平。绛雪山中参道味,白云槛外悟浮生。祇愁里闬形憔悴,饥溺何人共此情。
无题回文七言绝句四首与友人同赋 其一。明代。王祎。微醉带欢春意足,密期成约晚晴多。飞花落处焚香篆,乳燕归时捲幔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