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
翁浮清醖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堂。
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
懒从乾藓渍窗户,豪厌羔云黏几席。
铜鞭敲□秋韵铿,蕙账轩寒晓光寂。
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
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
世间调上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赏赋诗以道其志继。宋代。汪炎昶。山人旧隐南山南,家具惟存赋诗笔。翁浮清醖夜□云,菊泛寒香秋满堂。模放已逼东篱真,经营况似南村宅。懒从乾藓渍窗户,豪厌羔云黏几席。铜鞭敲□秋韵铿,蕙账轩寒晓光寂。张公十策未风云,周家六典姑泉石。此与渊明亦何似,似处难将语凡客。世间调上涴人衣,明日云深惆怅极。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汪炎昶。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二十。明代。释函可。天地不可必,春风或度关。阴山一半揖,遗老共生还。杖指乌衣巷,船归黄木湾。亲朋未尽鬼,恸哭后开颜。
题周晓村观海图。清代。吴登鸿。翠蓬紫雾杳冥间,孤屿成连去未还。我有布帆三百幅,待君同上巏嵍山。
送陈元晋分教歙县。明代。黄淳耀。泽国春生水接连,莺花相送上泷船。青山障日如过峡,黄海铺云欲亘天。地杂骍刚从教速,官饶纸墨著书便。纲常腐烂嗟今日,经义还应仿昔贤。
栗里华阳窝辞 移南村辞。唐代。王质。多柴多桑兮繁阴,栗熟兮山前山后而多闻。有人兮素心,林密林疏兮溪山自为秋春。不见兮相思,相思兮起下床而揽衣。南畴兮嘉穟,北牖兮新葵。转南村兮西庐,夫岂众芳兮要之。何所独无芳草兮,惟吾宇其增菲。纷有此内美兮,奚适而非良期。勿知太元兮,又焉知义熙。
天街晓望。唐代。胡宿。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嗟余索米无人问,行避霜台御史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