谖花媚凉秋,慈竹后霜色。春草同生雨露荣,寸心莫报阳春泽。
以兹感激念春晖,薄俗如君孝养稀。三时每供茅容膳,五色都缝莱子衣。
他人朝夕唯甘旨,温凊何曾得亲喜。菽水而今不尽欢,萧萧风木徒为尔。
知君閒门野水滨,青山独树孟家邻。清时正尔观风教,锡类唯应及里人。
连江陈氏春晖堂。明代。王恭。谖花媚凉秋,慈竹后霜色。春草同生雨露荣,寸心莫报阳春泽。以兹感激念春晖,薄俗如君孝养稀。三时每供茅容膳,五色都缝莱子衣。他人朝夕唯甘旨,温凊何曾得亲喜。菽水而今不尽欢,萧萧风木徒为尔。知君閒门野水滨,青山独树孟家邻。清时正尔观风教,锡类唯应及里人。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秋日溪居图。明代。唐桂芳。江阁雨晴三尺水,野桥人渡数家村。眼前如此秋光好,自笑先生懒出门。
夜坐彭赞礼竹坞二首 其一。近现代。李昌祺。独坐依修竹,秋声近户多。疏钟清紫禁,凉露湿银河。野饭思薇蕨,儒衣想芟荷。小山招隐意,丛桂有遗歌。
赵伯友姜叔谦同游紫霄观见示佳咏因属和 其三。元代。梁寅。餐霞固有术,烹石谅非难。何如坎离媾,方寸成金丹。
鹦鹉。宋代。范仲淹。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一。明代。区大相。春风渡长淮,河水深且广。砥柱复安在,洪流方震荡。中路逢佳友,偕我济川舫。岂忘同舟言,共此风涛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