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检书得旧诗稿选录之

冬夜检书得旧诗稿选录之朗读

清夜人无寐,寒檐月渐西。冻凝镫焰小,冷压柝声低。

撰栗煨余火,翻书检旧题。数篇钞未了,邻舍已鸡啼。

猜你喜欢

天下方漫芜,顾我适有庸。

使其已除涤,我将何以功。

()

漠漠馀寒透客衣,江村倍觉失春期。颉颃燕比常年晚,开落花争数日迟。

()

断崖千丈思悠哉,崖上啼猿自去来。孽竖尽收今日网,遗黎重悯昔年灾。

风回瘴岭摇朱旆,雨过岚溪湔碧苔。欲起故佗询粤事,几番劫火化秦灰。

()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

朔风如刀剪飞雪,冰叠龙池冻痕裂。

成群扑簌正猥寒,千里骄嘶汗流血。

()

黄生骨格何轩轩,摆脱羁绁辞笼樊。俯视世俗心中烦,怅然欲与山鬼言。

南浮汨罗招屈原,洪涛浡潏颠乾坤。寸磔幽怪傥厥怨,长蛟泼血江为浑。

()